正文

  ├ (六)

宋代理學(xué)三書隨扎 作者:錢穆


《近思錄》卷六齊家之道,凡二十二條。伊川言:“問,行狀云,盡性至命,必本于孝弟,不識孝弟何以能盡性至命。曰,后人便將性命別作一般說了。性命孝弟只是一統(tǒng)底事。就孝弟中便可盡性至命。如灑掃應(yīng)對與盡性至命,亦是一統(tǒng)底事。無有本末,無有精粗,卻被后來人言性命者別作一般高遠(yuǎn)說。故舉孝弟,是于人切近者言之。然今時(shí)非無孝弟之人,而不能盡性至命者,由之而不知也?!苯癜矗褐袊搜哉危厍笠唤y(tǒng),故得為一廣土眾民之大國,綿歷數(shù)千年。伊川此條言,自孝弟至盡性至命亦是一統(tǒng),只是一條線一條路,從頭到尾,仍此一道。從外言之,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亦只一道。伊川言無本末,無精粗,但言只此一道,不必分孝弟為粗,性命為精。亦不必分孝弟為本,性命為末?;蛘f性命為本,孝弟為末。其實(shí)不僅是一條線一條路,孝弟與盡性至命還是同一件事,故伊川說無有本末精粗了。灑掃應(yīng)對也便是盡性至命,治國平天下也仍是盡性至命。豈有不能灑掃應(yīng)對,卻能治國平天下之理。今人盡把此數(shù)項(xiàng)分別來看來說,則治國平天下,別是一番事業(yè),別是一項(xiàng)道理,把來與在家做一子弟,出到社會做一人的一切事業(yè)和道理,都分開了。則豈不是把人的一生亦都分開不得同為一人了嗎?明道嘗言“性中那有孝弟來?”卻也像把性命別作一般高遠(yuǎn)說了,不得不說與伊川此條語意有異。讀中國書貴求其通,不貴別其異。今人必將二程兄弟分別看,最好能一統(tǒng)看始得。

伊川此條似乎仍像有些說得高遠(yuǎn)處。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本立而道生?!比缭诩覟橐恍⒆?,豈能便說他已能盡了仁道。故伊川此條又言由之而不知。人有孝悌,而不知即此便是大道,故伊川此條特作如此言。是則貴能有知此道者教之知。其所教,亦只是教人之能由而不知者。若人所不能由,豈得以為教。孝弟即己之性命,能就其孝弟而教之以盡性至命,此即所謂就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也。教其所能所知,非教其所不能與不知,教與學(xué)亦一統(tǒng)之事。己與人亦一統(tǒng)之事。能常見此一統(tǒng),斯即知道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