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下鄉(xiāng)"與依法行政》的意旨在于從行政體制和行政機制兩個方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行政下鄉(xiāng)"進行一種宏觀的考察和檢視,力圖全面、客觀地反映"行政下鄉(xiāng)"的歷史變遷過程,揭示鄉(xiāng)村行政的未來走向或發(fā)展趨勢。19世紀末,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中國開始了由傳統(tǒng)國家向現代國家的轉型?,F代中國的建構過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行政下鄉(xiāng)”的過程。從內容上分析,“行政下鄉(xiāng)”一方面是國家行政組織體系向鄉(xiāng)村社會的擴展或延伸;另一方面也是行政運行機制向鄉(xiāng)村社會的滲透與擴張。1949年以后現代中國成功建構的重要原因不僅在于中國共產黨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建立了廣泛覆蓋農村社會的行政網絡體系,而且還在于其將國家行政的運行機制強制性地嵌入鄉(xiāng)村社會,使鄉(xiāng)村社會治理納入國家政治與行政運行體系。以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的現代化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改革開放的宏觀背景下,鄉(xiāng)村行政的組織體制和運行機制都在經歷著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對國家、農村和農民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