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經濟與管理”叢書總序 1
導言 1
第一章 學校教育史中的班級13
第一節(jié) 班級授課制的萌芽 14
一、我國班級授課制的萌芽 14
二、西方班級授課制的萌芽 15
第二節(jié) 班級形態(tài)的基本形成 16
一、班級形態(tài)的初步表現16
二、班級形態(tài)的理論表述17
三、班級形態(tài)的推廣應用 20
第三節(jié) 班級教育的曲折發(fā)展23
一、改革學生組織方式23
二、綜合改革學生組織和教學方式24
三、改革班級(學校)的教育目標26
第四節(jié) 班級教育的發(fā)展現狀35
一、美國的班級管理36
二、日本的班級管理37
三、其他國家的班級教育39
第二章 多種視角的班級研究41
第一節(jié) 教育社會學視角的班級研究42
一、班級作為社會體系44
二、班級作為特殊的初級群體48
三、班級作為特殊的社會組織49
四、班級作為“學習集體”52
第二節(jié) 社會心理學視角的班級研究 55
一、班集體建設與學生個性發(fā)展56
二、班集體教育實驗研究59
第三節(jié) 教育心理學視角的班級研究 62
一、班級心理健康教育63
二、班級心理輔導65
第四節(jié) 教育管理學視角的班級研究69
一、班級管理學70
二、班級經營73
三、“全面課堂管理”77
第三章 建設新型班級的依據82
第一節(jié) 研究方法:班級研究需要新的視角 82
一、試圖超越的思路:相對籠統(tǒng)的教育學研究 83
二、試圖借鑒的思路:細致深入的多學科研究86
三、我們選擇的思路:正待整合的教育學研究90
第二節(jié) 社會現實:當代中國需要新的主體 96
一、社會組織形態(tài)的轉變需要個體成為社會主體97
二、市場經濟體制凸現個體作為利益主體的地位99
三、多元文化共存格局需要個體明智地選擇生活 10l
第三節(jié) 教育改革:追求學校的轉型性變革 105
一、教育改革趨勢:學校內部改革105
二、學校改革趨勢:從“近代型”轉向“現代型” 107
三、班級教育改革:建設新型班級108
第四章 新型班級的基本內涵 112
第一節(jié) 班級形態(tài)的分析框架 112
一、前提:班級并非一個固定的實體 112
二、班級形態(tài)的分析框架 114
第二節(jié) 新型班級的基本內涵 121
一、有待超越的四種班級 122
二、有待創(chuàng)建的新型班級 132
第五章 新型班級的發(fā)展機制 142
第一節(jié) 班級發(fā)展機制的分析框架 143
一、分析班級發(fā)展機制的框架143
二、考察班級發(fā)展機制的方法 145
第二節(jié) 建設新型班級的發(fā)展起點 146
一、班級管理體制:實施居高臨下控制,著力維持班級秩序 146
二、班級活動機制:關注完成預定任務,忽視學生主動參與 150
三、班級文化生活:自上而下灌輸思想,學生缺乏積極思考 154
第三節(jié) 建設新型班級的主要過程 158
一、初具形式的民主集體 161
二、基本成型的民主集體 167
三、自我更新的民主集體 173
第六章 建設新型班級的方法 182
第一節(jié) 建設民主集體的基本策略 183
一、轉換班級工作性質,事務性問題教育化 183
二、研究學生成長需要,開拓新的發(fā)展方向 189
三、展現學生真實生活,激發(fā)主動發(fā)展動力 197
四、促進多向真誠互動,更新日常生存方式205
五、生成更高發(fā)展需要,參與創(chuàng)建民主集體2ll
第二節(jié) 建設民主集體的主要措施218
一、建設民主的管理體制,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事務218
二、創(chuàng)設開放的活動機制,培養(yǎng)健康個性與合作精神225
三、營造積極的班級文化,拓展和提升學生生活意義232
結束語237
附錄239
附錄一:共創(chuàng)精神家園.提升生命質量——對某初中實驗班班級建設的個案研究 239
附錄二:擺脫自卑,昂首走向新生活——同學A在實驗班的成長經歷 251
參考資料253
后記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