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詩百法之探索源流法
古體詩之源流創(chuàng)自商周以上,而備于漢魏六朝。有三言、五言、七言、雜言諸體。三言古者,昉于虞舜皋陶之歌,特句必系一助辭耳,厥后,漢有郊祀歌,茲體為者絕少。蓋句止三字,達意已難,遑論古樸乎?四言古者,以八伯之歌、康衢之謠為最古,至商周而大盛,《詩經》三百篇,四言蓋居十之九也。后世仿而善者,厥為陶靖節(jié)。茲體之難,在不襲《詩經》一語,而音節(jié)極肖。五言古者,始于李陵、蘇武之贈答,魏晉以下,專尚茲體。良以不豐不約,最便達情,而流派至多。概括言之:則有正、變二體。正體主格韻高遠,如蘇,李之不尚雕飾,妙造自然,非后人所能學步;其次則陳思之遒麗,彭澤之閑逸,康樂之精致,皆為卓然大家。變體貴才氣縱橫,辭意詳盡,其源亦出于漢。如《焦仲卿妻》詩,及蔡文姬《悲憤辭》首章是也。及唐之少陵、昌黎,各以其排山傾海之氣,驅風走霆之筆,著為大篇,兩間之奇氣始盡。七言古者,源于漢武之柏梁聯(lián)句,其實一句一韻,一韻到底,與唐以后之七古異也。唐初其體大備,如少陵、昌黎以雄奇跌宕勝,樂天、微之以纏綿哀艷勝,王、李、高、岑以短勁峭拔勝,后人千態(tài)萬貌不能越其范圍矣。雜言古者本乎上古歌謠,及琴操、楚詞之屬,至無名氏之《術蘭辭》而后體格乃成。后世為此者,惟太白最工,其才氣盛也。
學詩百法之七十一 分別宗派法??
古體詩之源流,既如上述矣。則今體詩之宗派,學者又不可不知一二。今體詩者,成于李唐一代,有五律、七律、五絕、七絕、五言排律、七言排律諸體。五言律者,以五言八句成章。律之云者,調平仄、拘對偶,如法律之嚴也。唐時以五言應試,故于茲體無人不作,無作不工。至擇其尤勝者,則以陳子昂、杜審言、沈佺期、宋之問之典麗精工為一派;王維、孟浩然、儲光義、韋應物之清空閑適為一派;李白屬之風華宕逸為一派;杜甫輩之沈雄悲壯為一派;而論其時,則又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諸分別。七言律者,以七言八句成章。視五言律為尤難,五言律可恃性靈超悟,七言律則非積學攻苦,未易窮源,故終唐一代,惟少陵獨擅其長。金鐘大鏞,哀絲豪竹,無美不備,無奇不臻,非特當世諸賢,悉歸牢寵,即宋、元各體,亦罔不賅括,橫絕古今,莫能兩大矣。此外則王右丞之精深華妙,卓然自成一派,所不逮少陵者,博厚而已。五言絕者,截取律詩之半,以五言四句成章。詩之至短,而亦至難工者也。其字句可對、可不對、可全對、可不全對。唐人工茲體者,以太白、摩詰為最。其他各派之中,亦多有可采處。七言絕者,以七言四句成章。第每句較五言增長二字,聲律和婉,可以行氣,故詩家多喜為之。唐人零縑斷璧,無有不工,而太白、摩詰、少伯輩,尤能各擅其長。五言排律者,即律詩之擴張,自十句至數(shù)十百句不等,其平仄、對偶,皆與律詩同,而其敷陳事實,則與古體同。七言排律者,即七言律詩之擴張,聲長而字縱,雖少陵不克自振,遑論余子,故后人多不敢為也。?
學詩百法之七十二 研究變遷法??
風、雅、頌既亡,一變而為《離騷》,再變而為西漢五言,三變而為歌行雜體,四變而為沈宋律詩。以時而論,則有建安體漢末年號。曹子建父子及鄴中七子之詩?!↑S初體魏年號。與建安相接,其體一也?!≌俭w魏年號。嵇、阮諸公之詩?!〈罂刁w晉年號。左思、潘岳等之詩。 元嘉體宋年號。顏、鮑、謝諸公之詩?!∮烂黧w齊年號。齊諸公之詩?!↓R梁體統(tǒng)兩朝而言之?!∧媳背w統(tǒng)魏周而言之。與齊梁體一也?!√瞥躞w唐初,猶襲陳、隋之體?!∈⑻企w開元、天寶間諸公之詩?!〈髿v體大歷十才子之詩?!≡腕w元、白諸公之詩?!⊥硖企w賈、劉、杜、孟諸公之詩。 元佑體蘇、黃諸公之詩。 江西宗派體山谷為之宗。 以人而論,則有蘇李體李陵、蘇武也?!〔軇Ⅲw子建、公干也?!√阵w淵明也?!≈x體靈運也?!⌒焘左w徐陵、庾信也?!∩蛩误w佺期、之問也?!£愂斑z體子昂也。 王楊廬駱體王勃、楊炯、廬照鄰、駱賓王也?!埱w張九齡也?!∩倭牦w 太白體 高達夫體高常侍適也?!∶虾迫惑w 岑嘉州體岑參也。 王右丞體王維也。 韋蘇州體韋應物也。 韓昌黎體韓愈也。 柳子厚體柳宗元也。 李長吉體李賀也?!±钌屉[體即西昆體也?!”R仝體 白樂天體白居易也?!≡左w微之、樂天,其體一也。 杜牧之體杜牧也?!埣w 王建體 賈閬仙體賈島也?!∶蠔|野體孟郊也?!《跑鼹Q體 東坡體 山谷體黃庭堅也?!『笊襟w陳師道也。后山本學唐,其語似者,僅數(shù)篇耳。其他或似不全,又其他則本其自體也?!⊥跚G公體王安石也。公絕句最高,其佳處高出蘇、黃、陳之上?!∩劭倒?jié)體 陳簡齋體陳與義也。亦江西派而小異?!钫\齋體楊萬里也。初學后山,最后亦學絕句于唐人,已而盡棄諸家之體,而別出機杼,蓋其自序如此也?!∮钟羞x體選詩時代不同,體制隨異。柏梁體漢武與群臣共賦七言,每句用韻?!∮衽_體《玉臺集》乃徐陵所序。漢魏、六朝之詩皆有之?!∥骼ンw即李商隱體?!∠銑Y體韓偓之詩,皆裾裙脂粉之語,有《香奩集》?!m體梁簡文傷于輕靡,時號宮體?!∮钟泄旁姟⒔w即律詩也。 絕句、雜言、歌行古有鞠歌行、放歌行、長歌行、短歌行,又有單以歌名行名者,不可枚述?!犯疂h成帝定凈祀,立樂府,采齊、楚、趙、魏之聲,以入樂府,以其音調可被于弦管也?!〕o始于屈原?!∏俨俟庞兴刹?,辛德源所作。別鶴操,高陵牧子所作。 謠沈炯有《獨酌謠》,王昌齡有《箜篌謠》,穆天子之傳有《白云謠》也?!∮钟幸試@名者古詞有《楚屈嘆》、《明君嘆》?!∫栽姑摺哆x》有《四怨》,樂府有《獨處怨》?!∫园摺哆x》有《七哀》,少陵有《八哀》?!∫猿蠲吖旁~有《寒夜愁》、《玉階愁》?!∫运济咛子小鹅o夜思》?!∫詷访啐R武帝有《佑家樂》,宋臧質有《石城樂》?!∫詣e名者子美有《垂老別》、《新婚別》、《無家別》。 他若風人上句述其語,下句釋其文,如古《子夜歌》、《續(xù)曲歌》之類,則多用此件?!∞徽韫艠犯嘤闷г~隱語也。 五雜俎見樂府?!深^纖纖亦見樂府?!”P中《玉臺集》有此詩,蘇伯玉妻作。寫之盤中,屈曲成文也?!』匚钠鹩诟]滔之妻,織綿以寄其夫也?!》锤才e一字而誦皆成句,且無一句不押韻,反復成文,李公詩格有此詩。 雜合字相折成文,孔融《漁父》、《屈節(jié)》之詩是也?!〗ǔU明遠有《建除詩》,每句之首,冠以建、除、平、滿等字。等,皆詩體之愈變愈奇,而不可奉為常法者也。茲因便人研究詩之變遷起見,故述其大略于上。
學詩百法之七十三 提挈綱要法
詩之大別有三:一曰說理,二曰言情,三曰寫景是也。此三體者,即為作詩之綱要,初學不可不知,茲再分別說明于后:?
一、說理?
說理之詩,宋儒偶一為之,詩家且謂之旁門,不知作詩之說理,與談性命之學不同,理有事理、物理之分,散在六合,聚在一心,皆此理也。故詩人吟詠一事一物,必于事物真相,曲盡無遺,亦可免膚泛之弊。?
二、言情?
言情者,非僅寫家人社交中之情也。凡一山一水,一草一術,接觸于吾人之目者,無往非情之所寄,而借詩以寫之。雖山水草木,皆若鐘情于我,唐人詩云:“長疑即見面,翻致久無書。”所謂詩以言情者,即此是也。?
三、寫景?
言情以外,寫景尚矣。畫家寫景,能寫花而不能寫花香,能寫鳥而不能寫鳥語。惟詩人則能之。如唐詩“花有清香月有陰”句,則不但寫花香,且寫花香之清也。又如“春至鳥能言”句,則不獨寫鳥言,且寫鳥之能感時而言也。前人謂王摩詰“詩中有畫”,此言洵不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