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 第三十一節(jié) 畫家

中國畫學(xué)全史 作者:鄭午昌


宋人之能畫者,上而帝王公侯,下而娼優(yōu)廝養(yǎng),旁及釋道皆有之。據(jù)《畫史匯傳》凡帝族十一人,畫史門六百二十三人,偏門十人,釋七十人,后妃九人,女史十二人,妓三人,約共七百三十八人;而據(jù)《佩文齋書畫譜》則更多。凡九百八十六人,合以遼五人,金五十六人,則在千人以上。茲擇其著者述之:

李成 字咸熙,長安人。唐之宗室。五代戰(zhàn)亂,避地北海,居營丘。性曠蕩,嗜酒,喜吟詩,善琴、弈。尤工山水,初師關(guān)仝,卒自成家。山林澤藪、平遠險易、縈帶曲折、飛流危棧,斷橋絕澗、水石、風(fēng)雨晦明、煙云雪霧之狀,一皆吐其胸中,而寫之筆下。其寫平遠寒林,惜墨如金,雪景尤奇特。當時稱山水名家必以成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曰李營丘焉。開寶中孫四皓者延四方之士,知成妙手,不可遽得,以書招之。成曰:“吾儒者,粗識去就,性愛山水,弄筆自適耳,豈能奔走豪士之門,與工技同處哉?”不應(yīng)。人欲求者,先為置酒,酒酣落筆,云煙萬狀矣。其品性高潔放達如此。論者謂成畫筆之高妙,雖昔如王維、李思訓(xùn),亦不可同日而語。其后燕文貴、翟院深、許道寧輩,或僅得其一體耳。景佑中,成孫宥為開封尹,命相國寺僧惠明購成畫,倍出金幣,歸者如市,自是世遂無成畫。

范寬 名中正,字仲立,華原人,或作關(guān)中人。性緩,世人謂之范寬。山水師李成、荊浩,入其堂奧。既而自語曰:“與其師于人者,未若師之物;與其師之物者,未若師之于心。”乃卜居于終南太華,常危坐山林間,終日縱目四顧,以求其趣,發(fā)之毫端?!睹嬙u》謂:“寬學(xué)李成筆,雖得精妙,尚出其下。遂對景造意,不取繁飾,寫山真骨,自為一家。故其剛古之勢,不犯前輩,由是與李成并行。宋有天下,為山水者,惟中正與成稱絕,至今無及之者。”

董源 字叔達,號北苑,江南鐘陵人。事南唐為后苑副使。善畫山水,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xùn)。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平淡天真,品在畢宏上。其小山石謂之礬頭,山上有云氣,坡腳多碎石,乃金陵山景,后人多法之。兼工畫牛、虎,肉肌豐混,毛毳輕浮,具足精神。其寫人物,亦生意勃然,尤見思致。

郭忠恕 字恕先,河南洛陽人。少事周為博士。入宋,太宗詔為國子主簿。師事關(guān)仝,善圖屋壁重復(fù)之狀,頗極精妙,《聞見后錄》稱為畫重樓復(fù)閣,間見疊出,善木工料之無一不合規(guī)矩云。嘗游王侯公卿家,或待以美醞,豫張紈素,倚于壁,乘醉畫之。茍意不欲而固請之,必怒而去。郭從義鎮(zhèn)岐下,每延止山亭,張素設(shè)粉墨于旁,經(jīng)數(shù)月,忽乘醉就圖之一角,作遠山數(shù)峰而已,郭氏亦珍惜之。僑寓安陸,郡守求其畫,莫能得,因以縑屬所館之寺僧,時俟其飲酣,請之。乃令濃為墨汁,悉以潑漬其上,亟攜就澗水滌之,徐以筆隨其濃淡為山水之形勢,是亦過神其說耳。孫谷祥云:“忠恕畫天外數(shù)峰,略有筆墨,使人見而心服者,在筆墨之外。”是知言也。后恕先謫官江都,逾旬,失所在,又閱數(shù)歲,與陳摶會于華山,自后不復(fù)聞。

黃居寀 字伯鸞,筌之季子。畫花卉翎毛,默契天真,冥周物理。始事孟蜀為翰林待詔。乾德乙丑,隨蜀主至闕下,太宗尤加睠遇,授光祿丞。供進圖畫,恩寵優(yōu)異。委以搜訪名蹤,銓定品目,時輩莫不斂衽;故其畫法為當時標準,較藝者視其體制為優(yōu)劣去取云。

高益 本契丹涿郡人,太祖時,來中國,初于都市貨藥,有來購者,輒畫鬼神犬馬借藥與之,得者驚異。有孫四皓者,廣延藝術(shù)之士,益往客之,為禮甚厚。嘗于四皓樓上畫卷云芭蕉,京師之人,摩肩爭玩。孫固帝戚,進益前所畫搜山圖,觀賞移刻,遂待詔圖畫院,敕畫相國寺、崇夏寺等壁。

高文進 文進工畫釋道,曹吳兼?zhèn)?。乾德間,蜀平,至闕下,太宗在潛邸,多訪求名壁,文進往依之,后授翰林待詔。重修大相國寺,命文進仿高益舊本,畫行廊變相及太一宮等功德,皆稱旨。時人以比高益,號為小高。又奉敕訪求民間圖畫,繼蒙恩獎云。

孫知微 字太古,彭山人,或云眉陽人。通論語、老氏學(xué),善雜畫。蜀中寺觀,多有其筆墨。晚居青城白侯壩之趙村,愛其水竹深茂,足助逸興。知微有高行,張乖崖鎮(zhèn)蜀,聞其名,欲一見之,終不可致。聞其在僧舍飲,亟損車騎卻鳴騶往詣之,知微即遁去。及張還朝,道出劍閣,逢一村童持知微書負一篋迎道左曰:“公所喜者畫也,今以二圖為獻。”問知微所在,則曰:“適一山人,以書授我。去已遠矣。”其高逸如此。

趙昌 劍南人。性傲易,遇強勢不下。游巴蜀梓遂間,善畫花果,初師滕昌佑,后過其藝。自號寫生趙昌。時州伯郡牧,爭求筆跡,昌不肯輕與,故得者以為珍玩,晚年聲譽尤隆,多出金購其舊畫以自秘。王友為其門人,亦知名。

燕文貴 吳興人,隸軍中。善山水人物,初師河?xùn)|郝惠。太宗朝,駕舟來京師,多畫山水人物,貨于天門之道,待詔高益見而驚之,遂售數(shù)番,輒聞于上。且曰:“臣奉詔寫相國寺壁,其間樹石非文貴不能成也。”上亦賞其精筆,遂詔入圖畫院,作盤車山水,細碎清潤,自成一家,有“燕家景致”之稱。

許道寧 河間人,學(xué)李成畫,山水頗得其氣。初市藥于端門前,人有購者,必畫樹石兼與之,無不稱其精妙,由此有聲。遂游公卿之門,多見禮待,官著作左郎。畫所長者三,一林木、二平遠、三野水,皆造其妙。中年尚矜謹,老年筆墨簡快,故峰巒峭拔,林木勁硬,別成一家體。張文愨贈詩云:“李成謝世范寬死,惟有長安許道寧。”非過言也。

易元吉 字慶之,長沙人。治平中,詔畫壁臻妙,花鳥蜂蝶,動臻精奧,時謂徐熙后一人而已??蠲慷嘧詴?ldquo;長沙助教易元吉畫。”嘗游荊湖間,搜奇訪古,入萬守山百余里,以覘猿、狖、獐、鹿之屬。逮諸林石景物,一一心傳足記,得天性野逸之姿。寓宿山家,動經(jīng)累月,其欣愛勤篤如此。又嘗于長沙所居舍后,疏鑿池沼,間以亂石叢花,疏篁折葦,其間多蓄諸水禽,每穴窗伺其動靜游息之態(tài),以資畫筆之妙。故畫翎毛、獐、猿皆后無來者?;蛟飘嬓赖畋诋嬙?,人妒其能,只令畫獐、猿,竟為人鴆云。

高克明 絳州人,喜幽默,多行郊野間,覽山林之趣,箕坐終日。歸則就靜室以居,沉屏思慮,神游物外,景造筆端。景德中游京師,大中祥符中,入圖畫院,與太原王端、上谷燕文貴、潁川陳用志為畫友。上嘗詔入便殿,命畫圖壁,遷至待詔,守少府監(jiān)主簿,賜紫。景佑初,代鮑國資畫新圣閣。畫擅眾長,凡佛道、人馬、花竹、翎毛、禽蟲、畜獸、鬼神、屋宇,無所不能。尤工山水,采擷諸家之美,參成一藝之精,足為后世楷法。

郭熙 河南溫人,為御書院藝學(xué),畫山水寒林,施為巧贍,位置淵深。雖復(fù)學(xué)慕營丘,亦能自放胸臆,巨障高壁,多多益壯。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巖岫巉絕,峰巒秀起,云煙變滅,晻靄之間,千態(tài)萬狀,時稱獨步。年老筆益壯,著有《山水畫論》行世。

崔白 字子西,濠梁人。神宗熙寧初,詔畫稱旨,補畫院藝學(xué)。白自分性疏闊,度不能執(zhí)事,固辭之。善花竹翎毛,體制精贍,尤長寫生,極工于鵝,佛道、鬼神、山林、人物、飛走之類,無不絕妙。凡臨素多不用朽,復(fù)能不假直尺界筆,為長弦挺刃,直絕藝也。宋畫院教藝者,必以黃筌父子為式。自白及吳元瑜出,其格遂變。吳字公器,京師人,學(xué)于崔白者也。

李公麟 字伯時,舒州人。熙寧中進士,官至朝奉郎。居京師十年,不游權(quán)貴門。得休沐,遇佳時,則載酒出城,拉同志二三人,訪名園蔭林為樂。元符三年致仕,歸老龍眠山,因號龍眠山人,優(yōu)游林壑凡三十四年。初畫鞍馬愈于韓干,后一意于佛,可追吳道子,尤以白描見長,世多法之。大概山水似李思訓(xùn),人物似韓滉;而筆墨瀟灑,則類王維,不愧宋畫第一。好古博學(xué),黃庭堅稱之為古之人。

文同 字與可,梓州梓潼人。世稱為石室先生,又自號笑笑先生、錦江道人。舉進士,稍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知陵州、洋州、湖州。方口秀眉,操韻高潔,善隸、篆、行、草、飛白,尤善畫竹。其筆法槎牙勁削,如作枯木怪石,特有一種風(fēng)味。后人多崇之,號為文湖州竹。亦善山水,山谷謂其工夫不減關(guān)仝云。與可既以善竹名,四方持縑素請者,足相躡,心厭之,嘗投于地,詈曰:“吾將以為襪。”或求索至終歲不可得。問其故,曰:“吾乃者學(xué)道未至,意有所不適,而無所遣之,故一發(fā)于墨竹,是病也,今吾病良已,可若何。”其自珍惜如此。

蘇軾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紹圣初謫置惠州,徙昌化?;兆跁r赦還,提舉玉局觀,善畫竹,后人傳為玉局法。嘗在試院,興到無墨,遂用朱筆寫竹,后人競效之,即有所謂朱竹者,與墨竹相輝映矣。又能作枯木、怪石、佛像,筆皆奇古。景佑丙子生。建中靖國辛巳卒,年六十有六,贈太師,謚文忠。

趙令穰 字大年,宋宗室。仕至崇信軍節(jié)度使觀察留后。端午節(jié)進所畫扇,哲宗嘗書其背云:“朕嘗觀之,其筆甚妙”,書“國泰”二字賜之,一時以為榮。見唐畢宏、韋偃跡,師之,不歲月間,便能逼真。所作甚清麗,雪景類王維,小山叢竹學(xué)東坡。歿贈開府儀同三司,追封榮國公。

米芾 字元章,襄陽人,或作吳人。自號鹿門居士,嘗自姓名米,或為芊,或為黻,又稱海岳外史、襄陽漫士。官書畫學(xué)博。書畫俱自名一家,其作戲墨,不專用筆,或以紙筋,或以蔗滓,或以蓮房,皆可為畫。紙不用膠礬,不肯于絹上作一筆。故其畫多氣韻生動。深于畫理。精鑒別,著《畫史》、《書畫評》。嘗于無為州治,見巨石,狀奇丑,大喜,具衣冠拜之,呼之為兄,其放誕如此?;视有撩笥^丁亥卒,年五十七。著有《寶晉英光集》。其子友仁,字元暉,小字虎兒,晚自號拙老人,世號小米。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xué)士。力學(xué)嗜古,山水清致,點綴煙云,不失天真,克肖乃翁。年八十,神明如少壯時,無疾而終。

趙伯駒 字千里,宋宗室,太祖七世孫,仕至浙東兵馬鈐轄。優(yōu)于山水、花果、翎毛,至人物樓臺,界畫極盡工細之妙。其弟伯骕字希遠,少從高宗于康邸,仕至和州防御使。長山水花木,傅染輕盈,頗有生意。

馬和之 錢塘人,紹興中登第,官至工部侍郎。人物、佛像、山水,筆法飄逸,務(wù)生華藻,自成一家。高、孝兩朝,深重其筆。

楊無咎 字補之,號逃禪老人,南昌人,高宗朝以不直秦檜,累征不起。又自號清夷長者。水墨人物,學(xué)李伯時,梅、竹、松、石、水仙,筆法清淡閑野,而梅尤稱絕技。

李唐 字曦古,河陽三城人?;兆诔a入畫院。建炎間授成忠郎畫院待詔,賜金帶。年近八十。善山水人物,筆意不凡,尤工畫牛,能詩。

江參 字貫道,江南人。形神清癯,嗜茶以為生。山水師董源而豪放過之。平遠曠蕩,盡在方寸。曾被召至臨安,館于府治。

劉松年 錢塘人,紹熙畫院學(xué)生。師張敦禮。工山水樓臺人物,神氣精妙過于師。寧宗朝進耕織圖稱旨,賜金帶,時人榮之。

馬遠 字欽山,光、寧時畫院待詔。山水、人物、花鳥,皆臻妙,為時畫院中獨步。其兄逵極工毛羽,生動逼真,亦名手也。

夏珪 字禹玉,錢塘人,寧宗畫院待詔,賜金帶。人物蒼老,雪景學(xué)范寬,山水自李唐以下,無出其右者。其子森,亦工山水。

趙孟堅 字子固,號彝齋居士。居海鹽廣陳鎮(zhèn)。寶慶二年進士,修雅博識,人比米南宮。東西游適,一舟容與,中羅雅玩,意到吟弄,至忘寢食,遇者知為趙子固書畫船。因以諸王孫,負晉宋間標韻。少游戲翰墨,愛作蕙蘭,酒邊花下,率以筆硯自隨。尤善水墨白描水仙,晚年逃禪,工梅、竹,咄咄逼真,有《梅譜》傳世。官至朝散大夫嚴州守。

龔開 字圣予,號翠巖,淮陰人。山水師二米,人物師曹霸,描法甚粗。尤善作墨鬼鐘馗等畫。圣予坐無幾席,一子名浚,每俯伏榻上,就背按紙作唐馬圖,風(fēng)霧鬣,豪骭蘭筋,備盡諸態(tài)。

巨然 江寧人,隨李煜至京師,居開源寺,有聲譽。山水祖述董源,皆臻于妙。少年多作礬頭,老年平淡趣高。論者謂前之荊關(guān),后之董巨;辟六法之門庭,啟后學(xué)之蒙瞆,皆此四人也。

鄭思肖 字憶翁,號所南,連江人。曾應(yīng)博學(xué)宏詞科,會元兵南,隱吳下。精墨蘭竹,工詩。邑宰聞其藝而不茍作,因紿以賦役取之,怒曰:“頭可得,蘭不可得。”宰奇而釋之。宋亡后,寫蘭多露根,謂無土地也。逃身緇黃,自稱三外野人。變名曰肖,曰南,不忘趙也。嘗囑其友唐東嶼曰:“煩為題一牌位,當曰:‘大宋不忠不孝鄭思肖。’”語訖而逝,年七十八。

完顏璹 金人,本名壽孫,字仲寶,一字子瑜,號橒軒居士,封密國公。家藏法書名畫,幾于中秘。墨竹自成規(guī)矩,兼佛像人物。與文士趙秉文等相友善。宣宗南遷,盡載其家書畫行。居汴中,俸食雖少,客至必具酒肴蔬果,焚香煮茗,相與觀畫不厭。善詩,著《如庵小稿》,年六十余。

上所舉者,要皆士夫名手,與畫學(xué)較有關(guān)系者也。至若帝王之能畫者:則如仁宗禎善佛、馬、猿;徽宗佶善翎毛、花卉及墨竹;欽宗桓善人物;高宗構(gòu)善山水、竹石、人物;周王元儼擅佛像,尤精鶴、竹;景王宗漢擅畫鷹;益王頵善花竹、蔬果;墨竹、蝦魚、蒲藻、古木、江蘆,無所不能;鄆王楷精花鳥,而墨花、墨筍尤妙;漢王士遵,善人物山水,景獻太子詢善竹石;臨川郡王乃裕,亦善墨竹。而遼之義宗耶律培,能畫人物、鞍馬;圣宗耶律隆緒,興宗耶律宗真,均以善畫稱。金之海陵郡王完顏亮,寫竹有奇致;顯宗完顏允恭,則獐、鹿、人物學(xué)李成,墨竹能自成一家。以釋子論,自巨然卓然成大家外,有繼肇、傳古德饒、無染、元靄、維真、擇仁、法相、閩師、居寧、象微、曇素、悅躬、惠崇、夢休、寶覺、真慧、妙善、仲仁、道臻、道宏、法能、智平、覺心、德正、因師、法常、靜賓、希白、修范、超然、月蓬、若芬、仁濟、圓悟等,其間如傳古之龍,元靄之傳神,惠崇之水鳥,寶覺之蘆雁,覺心之草蟲,德正之山水,因師之葡萄,法常之猿鶴,靜賓之松石,希白之白描荷花,修范之湖石;要皆各擅所長,以能名世者也。以道士論,有牛戩之寒雉、野鴨,李懷仁之龍,李思聰之山水,羅勝先之雨余,金王壽之人物,瑴道士之仙女,左幼山之山水人物,尹可元武光之竹石花鳥,許龍湫、楊世昌之山水,呂拙之屋木,王顯道之羅漢,徐知常之神仙,徐泰定之水墨山水,楊大明之龜蛇,皆有名于時。以婦女論,則有寧宗后妹楊妹子之鶴,顯恭皇后妹和國夫人王氏之翎毛,宗室婦曹夫人之花卉,仁懷皇后朱氏之山水,慈烈皇后吳氏之列女,徐珙妻祝氏,忠恕之曾孫女郭氏,澤文初妻謝氏,趙希泉妻湯氏,陳暉之子婦方氏,亦皆善畫。又有艷艷者,任才仲之側(cè)室,以著色山水名。翠翹者,洪內(nèi)翰之侍人,以好作風(fēng)枝稱。蘇翠者,建寧之妓,以寫蘭竹名。金人謝宜休妻謝環(huán),則兼善山水墨竹。若夫伶人,有善水墨山水之翟院深。廝養(yǎng)有善青綠山水之趙大亨。蓋當時畫風(fēng)之盛,雖娼優(yōu)廝養(yǎng),亦多習(xí)之。而在士大夫,更不可指數(shù)。自上所列舉外,又有兼善山水人物者三十三家,范彬、馬興祖、馬逵、李次山、趙芾、趙彥、梁楷、梁揆、章程、王元、王利用、王訓(xùn)成、王輝、陳琳、俞琪、朱懷瑾、葉文詩、郝惠、郭信、葛該、陸文通、李士云、李權(quán)、李思賢、林谷成、樓觀、劉世武、湯子昇、方椿年、靳東發(fā)、靳詠、任源、張禮訓(xùn)等。專工山水者百余家,葉森、郝銳、薛志、屈鼎、葛微生、葛干、祝次仲、陸懷道、陸仲明、李宗成、李隱、李欣、李公年、李長茂、李章、李友直、董赟、董亨道、董琛、廉布、廉至誠、閻次安、邱訥、邱大卿、林俊民、武伯英、任誼、任粹、任安用、周左、周玨、周白、侯封、宋澥、趙士衛(wèi)、呂漸、紀真、梁忠信、王洪、陳椿、施義、司馬光、徐改之、朱敦儒、張舜民、張著、文勛、申屠亨、秦湛、羅存、顏博文、韓拙、龐崇、穆鐘、文秀、洪子范、豐興、祖蒙亨、熊應(yīng)用、童貫、馮曠、馮文照、馮觀、馮大有、劉忱、劉松老、劉銓、劉仲先、劉興義、劉耀、劉漢卿、劉瑗、高訓(xùn)、高璹、黃懷玉、黃齊、黃益、李昭、李世南、郝孝隆、顧亮、寧濤、鄭天民、鄭希古、夏森、夏子文、賀真、邵少微、戰(zhàn)德淳、段吉光、蔡肇、蔡規(guī)、季友直、宋道、宋處、宋子房、石玨、宋莊、宋京、金張公、佐耶律、浩然、任詢、劉謙、李仲略、李遹、馬光塵、杜文、王庭筠、劉永等。善道釋人物者五十九家,童仁益、馮安民、劉永年、劉樸、萬曦、顏成、宗道、楊無咎、顧洪祝、孟顯、夏東叟、魏道士、賈師古、趙光輔、閔廷俊、魯莊、司馬寇、盧家先、蘇堅、蘇顯祖、葉進成、石恪、李茂、李瑋、李蕃、李從訓(xùn)、李煥、李春、李遵、李郁、史顯祖、董常南、簡甘、風(fēng)子、周與權(quán)、周儀、句龍爽、周鼎臣、周吉言、劉履中、侯翼、郭思、李雄、郝澄、李元濟、何青年、毛文昌、焦錫、白良玉、白輝、白恩恭、賈公杰、賈行恭、趙元長、雷宗道、劉元文、盛師顏、江淮清、孫夢卿、孫懷說等。而趙宣之飛白人物,趙子云之草符象人物,張戡之外番人物,皆有別致。錢易、劉國用、李時澤之羅漢,賀六、楊朏之觀音,張翠峰、朱玉之雷將,妙頤真之墨兔,戴道成之仙童,李德柔、李八師之神仙,尤為獨步。以專畫花鳥名者,李永、葛守昌、葛一龍、樂士宣、李符、李懷袞、李祜、李吉、李甲、李迪、李安忠、李正成、林椿、邱馀度、侯守中、馬隱、鮑詢、趙仲佺、魯宗貴、呂元亨、呂源、唐宿、王安道、王宣國、王會、王溫叔、王華、徐世昌、吳元瑜、劉夢松、劉文惠、劉興祖、劉古心、孟應(yīng)之、戴琬、艾宣、衛(wèi)光遠、衛(wèi)昇、宋良臣、陶裔、宣亨、錢昆及金之徐榮之等。則如宋迪之松禽,林生之水禽,尹白之墨花,宋純、王友之花果,吳炳之折枝花,亦各以所長自見,自有影響于當時。至兼長山水花鳥者皇甫子昌、鄧隱、范坦、馬賁、王瑞虞等。及專寫墨竹者,范正夫、范徽猷、黃與迪、趙宗閔、趙令庇、單煒、王詵、陳虞之、來子章、俞澂、徐履、吳琚、吳瓌、楊簡、楊鎮(zhèn)、葉漢卿、霍適、薛彥晦、李漢舉、李明友、林泳、雷殿、林霞素、周弼雍、劉延世、劉繼勛、劉明仲、劉仲懷、劉涇、丁權(quán)、黃斌老、黃彝、黃廣、羅仲通、毛存、毛信卿、茅汝元、田逸民、韓侂胄、閻士安、譚季孝、周堯敏、金王競、馬天來、陳道輔、虞仲文、蔡珪、張汝霖、劉器之等。亦實繁有徒。且能寫墨竹者,又往往兼能山水焉。而趙士雷之花竹,趙士安之笙竹,宗祚之葵花、艷竹,師永錫之枯竹,薛判官之溪竹,李誕之叢竹,丁野云之梅竹,程坦之松竹,程堂之鳳尾竹,謝堂之蘭竹,魏燮之梅竹,聞秀才之竹石,曹申甫之風(fēng)竹,皆于竹外,能配以相當之畫材,以助其神者也。以畫士女名者,則有葉進成等;葉進成、任生、周吉言、趙宗壽、尹王鼎、陳丕、吳隱之、孫仲方、孫覺等。以寫照名者,則有葉光遠等;葉光遠、葉肖巖、程懷立、郭拱辰、牟谷、趙賓、王詵、唐子良、王靄、王思恭、徐濤、朱漸、張經(jīng)、劉琮、劉訥、劉可軒、金耶律防、沈鑒、霍虔等。以畫水名者,則有蒲永昇等;蒲永昇、戚文秀、戚化元、周玨、賈神、徐友閭、丘秀才、吳進、吳懷、孫白、荀信、任從一等。而張舉之濺瀑,何霸之船水,曹仁希之波浪,錢服道之潮水,尤有異致。以畫草蟲名者,則有高克明等;高克明、李延之、孔去非、侯文慶、王道亨、雍秀才、曾達臣、陶縝、高懷玉、郭元方等。以畫龍名者,則有董羽等;董羽、歐陽楚、侯宗古、陳容、陳衍、徐昞、吳進、吳懷、朱處士、艾淑、荀信、金段、智賢等。以畫魚名者,則有徐白等;徐白、李遵、任從一、周車卿、范安仁、趙克瓊、趙叔儺、王道真、陳鰲、陳可久、陳虞、危道人、雎世雄、德易、郭煥、徐皋、劉寀、路衙推、何閔長、連鰲、錢光甫等。以畫馬名者,則有郝章等;郝章、郭道卿、李用及、李象坤、李景孟、李佑之、周曾、趙令晙、趙叔盎、王藻、王木、陳皋、陳居中、卑顯、朱瑩、張鈴、顧大中、甄慧金、杜锜、黃謁等。以畫牛名者,則有閻次平等;閻次平、閔仲、邱士元、游照、范子泯、裴文眺、胡九齡、祁序、吳九州、朱羲、朱瑩、錢仁熙等。以善界畫名者,則有李嵩等;李嵩、郭待詔、周詢、文選等。以畫雪景名者,則有李元崇等;李元崇、闕生、崔友諒、吳俊臣、劉浩、劉清之、金武、元直等。以畫古木寒林名者,則有程若筠等;程若筠、王清叔、陳常、裴叔泳、符道隱、胡彥、龍時光、盧道寧、高嗣昌及金王曼慶等。以畫梅蘭名者,則有趙孟堅等;趙孟堅、李仲永、李千能、蔣大尉、趙葵、趙淳、杜大春、王介、吳迪、楊八門、楊季衡、劉堅、湯正仲、湯叔用、宋永年、宋伯仁等。以畫嬰孩名者,則有勾龍爽等;勾龍爽、徐世榮、燕漢臣、劉宗道等。以畫虎名者,則有趙邈齪等。趙邈齪、龍章、辛成、包貴、包鼎、包寀等。其他畫鷹,有金之周廉,宋之李猷、王曉。畫鹿有金之移剌履。畫牡丹有姚亨、畢生。畫鴿有李端。畫燕雀有李仲宣、傅文用。畫狗有周熙、王友端。畫猿獐有陳善、牟仲甫、胡處士。畫蜂蝶有單邦顯。畫龜蛇有章友直。畫鸚鵡有王凝、盧章。畫雁有陳直躬、胡奇。畫葡萄有陳天民。畫荷葉花有陳珩、孟仲寧、于清言。畫雞有毋咸之、楊祈。畫鶴有胡潛。畫貓有靳青、朱紹宗、祁序、王凝。畫兔有馮進成。畫蟹有寇君玉、宋永錫。畫荔支有蔡襄。畫舟車等雜件,有蔡潤、朱銳。畫火有馮青。畫田野風(fēng)景有左建、陳坦、朱光普、楊威、張擇端、葉仁遇、李東。畫猿有老侯。畫鴨雁有錢昆、高慰。畫蟬蝶有秦友諒。畫鵝有曹訪。其余畫家如蔣長源、蕭照等,蔣長源、蕭照、馬麐、趙弁、杜衍、褚靈石、王曾、梁松、王能甫、余瑾、白玉蟾、畢良史、李時雍、譚宏、林逋、周純、龍升、劉文通、丁謂、彭果、顧興裔、謝大昌、印泉、路皋、傅逸、孫介、喬仲常等。或長松石,或長梅竹,或精鑒賞,或兼長雜畫,亦皆知名于時。至若喬鐘馗、喬三教、杜孩兒、趙樓臺等,則各以所長者名其名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