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如茶

你不必完美 作者:林丹環(huán) 主編


王鋒

中國傳統(tǒng)一遍茶,共九泡,如人的一生。前三泡,酸甜苦辣麻,五味俱全,如四處沖闖的少年,雖血氣方剛,但懵懵懂懂。中間三泡,經(jīng)過沸水的沖洗和撥理,祛除了雜異,如一個品行端莊的中年人,正氣凜然,精神飽滿,涵養(yǎng)豐厚。后三泡,茶葉漸漸體衰肉敗,湯汁淡然無味;如清心寡欲的老年人,慢慢走完自己的一生,而晚節(jié)尚好。

中國傳統(tǒng)一遍茶,共九泡,如人的一生。前三泡,酸甜苦辣麻,五味俱全,如四處沖闖的少年,雖血氣方剛,但懵懵懂懂。中間三泡,經(jīng)過沸水的沖洗和撥理,祛除了雜異,如一個品行端莊的中年人,正氣凜然,精神飽滿,涵養(yǎng)豐厚。后三泡,茶葉漸漸體衰肉敗,湯汁淡然無味;如清心寡欲的老年人,慢慢走完自己的一生,而晚節(jié)尚好。

“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中國人的開門七件事,茶事與他事,舉案齊眉,無足輕重;“早上茶一杯,勝似吃雄雞,清早一杯茶,賽過吃魚蝦”,它道破了喝茶的習俗、營養(yǎng)和保健等諸多的因素。在行文時,思路堵塞,立意不定,喝茶方能“味擊詩魔亂,香搜睡思輕”,茶幫人清心,助人明志,使人才思敏捷。需提神解困,就找茶,要寬懷豁達,也靠茶:“昏昏嗜睡翁,喚起風灑面。亦有不平心,盡從毛孔散”。茶,就這樣扎實地鋪陳在我們?nèi)粘I畹墓?jié)奏里,不是巧立名目,是不解之緣。

緣于茶,中國成為一個茶國;緣于茶,我成為一個茶人。

我身上越來越重的茶氣,緣于姥姥。我的孩提時代,在姥姥身邊度過,喝茶是她重要的休閑,她瞇著眼,啜著嘬著,癮入至深。我玩得大汗淋淋地回到家時,看見她蓄在杯子里的茶,就端起杯子“咣當咣當”地一口氣喝完。她一邊用毛巾給我擦汗一邊大聲呵責:“慢點慢點,別嗆著了!”青年時代,我結(jié)識了一位滿腹經(jīng)綸的王姓茶友,兩人在一起煮茶論道,粗飲細品,常至深夜,這段交往加強了我對茶的感情。憑著學到的茶識,我喝綠茶和紅茶,用玻璃器和瓷器沖泡,既飲也品;偶得鐵觀音,也當綠茶、紅茶喝,不究方法。1994年夏天的午后,我在朋友的茶店里喝上了鐵觀音,從此,改變了我的喝茶習慣和觀念。鐵觀音,屬于前發(fā)酵的烏龍茶,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它不像性情柔嫩脆弱的綠茶那樣,經(jīng)不起開水的撩撥,也不像性情沉著穩(wěn)定的紅茶,不但經(jīng)久耐燙,而且任意煎熬,聲色不露。它后勁十足,全靠開水來沖洗雜味、提取精華、純正湯味、保持營養(yǎng);它在泡制過程中,性情隨溫而變隨時在變,且變化無常?;貞浰男忝乐|(zhì)、澄明之湯、和暢之味和雋永之韻,似入仙境,令我折服。

我逆“茶”而上,追尋仙蹤。福建安溪,籠罩在綠煙翠嵐中,堪稱茶中之國,聲名遠揚,因產(chǎn)鐵觀音、佛手、白芽奇蘭、本山、黃棪和毛蟹等多種烏龍茶而著稱為“中國茶都”。冠于烏龍茶之首的鐵觀音,不但成了安溪的代稱,還成了“茶都”的“鎮(zhèn)殿之寶”。茶都逢春,盎然春意。茶店逢客,洋溢春情,必有茶師輕車熟路的茶術(shù)演藝,得到茶客賞心悅目的品贊。茶師從茶具擺置、點火沸水,到清潔茶具、候湯敬客,一套路數(shù),在酥手蘭指間,行云流水,毫不遲疑,教我咋舌。它的具體細節(jié)是洗杯、落茶、沖茶、刮沫、倒茶、點茶、看茶和喝茶。

你瞧,洗杯這等俗事,被雅喚為“白鶴沐浴”;以茶匙取茶放往杯里,叫落茶,借題發(fā)揮以“烏龍入宮”;沖茶,提壺沖水,大動作夸張,曰以“懸壺高沖”;茶泡濕后,去除湯面乳泡,叫刮沫,小動作含蓄,曰以“春風拂面”;倒茶,突出的是連貫性動作,曰以“祥龍行雨”;點茶,緊接在“祥龍行雨”后,主人將公倒杯中剩余的湯汁,均勻地分入客杯,以示賓主之間和賓客之間的平等,曰以“鳳凰點頭”;看茶,如賞閱鬢插蘭花的美人,曰以“賞色聞香”;喝茶,茶香盈鼻,茶湯通透,體現(xiàn)出自然情懷,曰以“品啜甘露”。鐵觀音,在前發(fā)酵的準備工藝里,就為后泡制的必然結(jié)果,留下了無形的寬廣的發(fā)揮空間和聯(lián)想空間,它泡制程序的細節(jié),具有操作性和專業(yè)性,也正是它的操作性和專業(yè)性,科學地把潛藏在茶中的滋味提純出來,使喝者神清氣爽。這是我對鐵觀音的認識,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中國傳統(tǒng)講究“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這好像都在茶的本身,錦上添花,而我將它作了變通,強調(diào)了意義的延伸和引申:一遍茶,共九泡,九九歸一;九為多為大,如人的一生。前三泡,酸甜苦辣麻,五味俱全,氣息雜多,沒有茶的純正品質(zhì);如四處沖闖的少年,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蠻勁,雖血氣方剛,但懵懵懂懂。中間三泡,經(jīng)過沸水的沖洗和撥理,祛除了雜異,茶純正的顏色、氣息和味道全部出來了,蕩氣回甘;如一個品行端莊的中年人,正氣凜然,精神飽滿,涵養(yǎng)豐厚。后三泡,茶葉漸漸體衰肉敗,湯汁淡然無味;如清心寡欲的老年人,慢慢走完自己的一生,而晚節(jié)尚好。任何事物都有隱喻性和象征性,都是最大程度地從各方面各角度對人生進行隱喻和象征,關(guān)照人生不同的境遇和異樣的況味,喝茶也是被隱喻和象征過的人生。

人生如茶。王蒙說:“茶是魂,是韻,是趣味,是機智,也是微笑與漂移,舞蹈與飛升,嗜茶者多半是好相處的人?!蔽乙匀松敳韬龋虿柚埔?,專心泡制,細心品味,靜心透悟。一泡50秒,二泡60秒,三泡55秒;四泡55秒,五泡60秒,六泡55秒;七泡40秒,八泡50秒,九泡40秒或30秒……每泡之間,都要掌握最佳火候和精確的時間,才能將茶泡制得滋味純正,它的細節(jié)決定它的成功。不然,茶湯老硬苦澀,就無法品喝,它的細節(jié)決定它的失敗。對每一泡火候和時間的把握,就是對人生不同階段的考量和審視,馬虎不得。

九泡過后,小悟在先:覆杯看茶底,可見葉體完整豐厚,綠葉紅邊,梗脈連理,韌性充足,水分充盈,如一塊碧玉,剔透含光。這就是鐵觀音,是它在大自然中的原形,通過人的矯揉造作和主觀附加,它干枯失色,扭曲變形,最終,它還是依靠自身的本質(zhì)力量,借以水的靈性,向自己的前世回歸,活物生香,它完全是“物質(zhì)不滅”的彰顯。大悟在后:清洗茶具,品喝倒在茶盅里的清水,啜一小口打散在舌苔,感到茶香依舊不減;啜第二口時,就感到繚繞在唇齒間的茶香,滿口飄動;第三口深咽,頓感一股香流,沁人心脾,繼而從內(nèi)往外涌動,整個人就蒙翳在茶云茶霧里了,雋永空靈,就像茶葉的原身,生長在云飛霧繞的山中。這“無中生有”的滋味,是顯靈返真的茶魂茶韻,比先前喝的茶湯還要通心透肺,乃“茶人合一”了。悟到了“人中有茶,茶中有人”的真意,也就悟到了“有在無中,無在有中”的境界,只要心中有茶,喝什么都是茶:“有就是無,無就是有”。這個境界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可以融會貫通到其他事物,猶如“紙上無竹,胸有成竹”、“手中無劍,劍在心中”和“世間無佛,佛在心中”等境界,都套用這個根本,以此為高。高度集中的事物都往返演繹“從有中去,在無中來”的過程。也是我“聞茶香、觀茶色、品茶味、悟茶理、知茶性、諳茶道”的過程,還是我感受人生的過程。經(jīng)過這個感性與理性的交融,才能叫真正意義上的喝“茶”。

茶,不過是人生的載體,思維的載體。

最喜歡宋朝詩人杜耒這首緣茶而生的《寒夜》:“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彼还怃秩酒匠H水斚乱圆栌偷氖⑶楹蜕詈竦奈膶W意境,而且有思辨的哲學原理:“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思維上的互補作用,同曲異工,是人生處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時的豁然開朗。它主要利用“靜止與運動”和“感性與理性”的原理,消解思維僵化所帶來的行動滯緩乃至挫折和失敗,指引人生成功。用這種睿智的思辨方法對待人生,人生會豐富多彩,胸懷會安靜寬廣。

感謝茶,良師益友,夯實了我的人生和思考人生的基礎(chǔ)。

人生如茶,由此而來,以此作罷。

作/者/簡/介

王鋒,新疆人,18歲在文學刊物上發(fā)表詩歌,著有敘事長詩《亡神》,長詩自選集《塔克拉瑪干的心旅》,短詩集《怒放在高處的新疆》、《沉浮的大盆地》等。其作品《人生如茶》獲第四屆老舍散文獎。

[心香一瓣]

品茶品出人生的大道理,是這篇文章的最大貢獻。其實我們做每件事,只要用心去做,用心去想,同樣也能得到不錯的領(lǐng)悟。

不信,你試試看,喝一杯水,你照樣能喝出不少做人的道理出來。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比如運動是生命之本。對吧?

作者感悟到泡茶九泡象征著人生的三個階段,少年時代沖天干勁,中年淡定從容,老年葉落歸根,當然非常有啟迪價值。但我們想告訴大家,不必違背生命中的天性,少年時多嘗試,多向困難沖鋒,不用怕被人嘲笑莽撞,別怕犯錯,只要不迷路就好。畢竟,生命的滋味還得靠自己嘗試和積累才能算數(sh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