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溝通的成敗取決于父母的態(tài)度(2)

與孩子溝通不難 作者:徐燕


2.聽懂孩子的話外音

南朝時,齊高帝與當時的書法家王僧虔一起研習書法。有一次,高帝突然問王僧虔:“你和我,誰寫的字更好?”

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說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違心之言;說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會使高帝在面子上過不去,弄不好還會將君臣關(guān)系搞得很糟糕。

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幾個,而臣子卻不計其數(shù),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明顯的。

高帝領(lǐng)悟了王僧虔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罷,不再提這事了。

溝通有方法 作為家長,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耐心傾聽,不但要聽懂孩子話語的表面意思,還要聽懂孩子的“話外音”,只有這樣,才能深入地了解孩子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引導、教育孩子。當孩子做錯事或者有一些他自認為不太合理的需求,但自己又迫切希望達到的時候,往往就會通過旁敲側(cè)擊、繞道迂回,或者指東說西的小技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因為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他的行為都是有目的的,他們的話沒有傻話。

生活中一些家長由于不了解孩子,或缺少耐心細致的觀察分析,常會不知不覺中了孩子的“圈套”。

因此,要想聽懂孩子的話外音,父母首先要在思想上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朋友平等對待。支持孩子的正當要求,與孩子心靈相通,情感交融。與孩子的觀點不一致時,首先要換位思考,然后提出問題讓孩子思索,允許孩子發(fā)表見解,保留自己的觀點。只有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才能聽懂他們的話外音。

另外,父母還要注意,當孩子想跟你說話時,不要看書、看電視或是忙別的事,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在認真聽他講話,這是對孩子的尊重與支持,這樣孩子才會自信而且很有興趣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表達出來。

愛心小貼士 教育就是不斷消除誤解的過程。傾聽孩子的弦外之音,可以增進溝通,促進理解。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父母們都應(yīng)學會傾聽,傾聽他們的話語,傾聽他們的心聲,傾聽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和對未來的夢想。只有當父母真正理解孩子,才能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只有走進孩子內(nèi)心,才能聽懂他們的話外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