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心力衰竭的基本機制
第1章 心力衰竭的分子基礎 3
第2章 心力衰竭的細胞基礎 35
第3章 心肌再生和修復的細胞學基礎 51
第4章 心力衰竭的心肌基礎:心臟間質的作用 73
第二部分 心力衰竭疾病進展的機制
第5章 心力衰竭中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的分子信號傳導機制 91
第6章 心力衰竭中的腎上腺素能受體信號傳導 109
第7章 先天性免疫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123
第8章 心力衰竭中的氧化應激 137
第9章 心力衰竭中的利鈉肽:病理生理學和治療啟示 151
第10章 心力衰竭的收縮功能障礙 163
第11章 心室功能改變:舒張性心力衰竭 181
第12章 心室結構改變:心力衰竭中左心室重構和逆重構的作用 199
第13章 心力衰竭中交感神經系統(tǒng)和副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改變 217
第14章 心力衰竭外周循環(huán)的改變 239
第15章 與心力衰竭相關的腎功能改變 255
第16章 心力衰竭患者骨骼肌的改變 265
第17章 心力衰竭中心臟代謝的改變 279
第三部分 心力衰竭的病因學基礎
第18章 心力衰竭流行病學特點 295
第19章 缺血性心臟病導致的心力衰竭 307
第20章 擴張型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 325
第21章 限制型和浸潤性心肌病及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發(fā)育不良/心肌病 347
第22章 心臟淀粉樣變 363
第23章 肥厚型心肌病導致的心力衰竭 375
第24章 遺傳性心肌病導致的心力衰竭 389
第25章 高血壓導致的心力衰竭 403
第26章 心臟瓣膜疾病所致的心力衰竭 419
第27章 先天性心臟病所致的心力衰竭 437
第28章 病毒性心肌炎和非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心力衰竭 453
第29章 發(fā)展中國家的心力衰竭現狀 465
第30章 心力衰竭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477
第四部分 心力衰竭的臨床評估
第31章 心力衰竭的臨床評估 489
第32章 心力衰竭的心臟影像學 507
第33章 心力衰竭相關生物標志物及精準醫(yī)療 541
第34章 心力衰竭的血流動力學 561
第五部分 心力衰竭的治療
第35章 心力衰竭的預防 585
第36章 急性心力衰竭 605
第37章 射血分數降低型心力衰竭的管理 627
第38章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管理及器械治療 659
第39章 射血分數保留型心力衰竭的治療 681
第40章 特殊人群心力衰竭的管理:老年人、女性和少數族裔群體 703
第41章 心力衰竭中的干細胞治療與基因治療 719
第42章 心力衰竭中的神經調節(jié) 731
第43章 肺動脈高壓 743
第44章 心臟移植 759
第45章 心力衰竭中的循環(huán)輔助裝置 779
第46章 腫瘤心臟病學和心力衰竭 797
第47章 心力衰竭疾病管理與遠程醫(yī)療 809
第48章 心力衰竭合并癥的管理 825
第49章 心力衰竭的質量及預后 837
第50章 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醫(yī)療決策與安寧療護 847
心力衰竭:Braunwald心臟病學姊妹篇(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