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tǒng)解決方案架構師修煉之道(原書第2版)

解決方案架構師修煉之道(原書第2版)

解決方案架構師修煉之道(原書第2版)

定 價:¥139.00

作 者: [印]所羅伯·斯里瓦斯塔瓦,[印]內拉賈利·斯里瓦斯塔夫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767893 出版時間: 2025-04-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成為解決方案架構師,必須熟練掌握各類技術棧,洞悉業(yè)務流程,本書將帶你了解成為一名成功的解決方案架構師所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設計原則和模式、架構考量以及相關的新技術。 本書是一部深度解讀并實踐解決方案架構師這一角色的綜合性指南。書中不僅詳細介紹了設計支柱、高級設計模式、反模式以及現(xiàn)代軟件設計的云原生方面的知識,還闡述了解決方案架構師在不同層次的任務和責任——從技術架構設計的基本原則到實際項目中的難點突破,再到面對新興技術挑戰(zhàn)時的應對手段,都有著詳盡而實用的解說。同時,作者并未忽視那些在架構設計之外同樣至關重要的軟技能,如溝通協(xié)調、團隊領導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對于行業(yè)趨勢的敏銳度等,這些都是決定一位解決方案架構師能否在實踐中游刃有余、脫穎而出的關鍵品質。 相較于第1版,第2版與時俱進地更新了大量前沿內容,特別是針對當前熱門的IT趨勢,如大數(shù)據架構、人工智能架構、物聯(lián)網架構等方面,進行了深度探討和案例解析。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還前瞻性地介紹了量子計算這一尖端領域,讓你有機會接觸未來可能重塑IT行業(yè)的關鍵技術趨勢,為你的職業(yè)發(fā)展鋪設更加寬廣的道路。

作者簡介

  Saurabh Shrivastava是一位技術領袖、作家、發(fā)明家和公共演說家,在IT行業(yè)有超過16年的經驗。他目前在Amazon Web Services(AWS)擔任解決方案架構師領導,幫助全球咨詢合作伙伴和企業(yè)客戶實現(xiàn)云計算。Saurabh還領導著全球技術合作伙伴關系,并擁有云平臺自動化領域的一項專利。Saurabh寫過各種各樣的博客和白皮書,涉及各種技術,比如大數(shù)據、物聯(lián)網、機器學習和云計算。在加入AWS之前,Saurabh曾在《財富》50強企業(yè)、初創(chuàng)企業(yè)、全球產品和咨詢機構擔任企業(yè)解決方案架構師和軟件架構師。Neelanjali Srivasta是一位技術領袖、敏捷教練和云從業(yè)者,在軟件行業(yè)擁有超過14年的經驗。她擁有旁遮普大學昌迪加爾分校生物信息學和信息技術的理學學士和理學碩士學位。她目前領導由軟件工程師、解決方案架構師和系統(tǒng)分析師組成的團隊,使IT系統(tǒng)現(xiàn)代化,并為大型企業(yè)開發(fā)創(chuàng)新的軟件解決方案。

圖書目錄

目  錄本書贊譽譯者序序一序二序三前言作者簡介審校者簡介第1章 解決方案架構的含義 11.1 什么是解決方案架構 11.2 解決方案架構的演進 41.3 解決方案架構為何如此重要 51.4 解決方案架構的好處 61.4.1 滿足業(yè)務需求和交付質量要求 71.4.2 選擇最佳技術平臺 71.4.3 處理解決方案的約束和問題 81.4.4 協(xié)助資源和成本管理 81.4.5 管理解決方案交付和項目生命周期 81.4.6 解決非功能性需求 91.5 公有云中的解決方案架構 101.5.1 什么是公有云 101.5.2 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101.5.3 公有云架構 111.5.4 思考云原生架構 121.5.5 公有云供應商和云服務產品 131.6 小結 14第2章 組織中的解決方案架構師 152.1 解決方案架構師的角色類型 162.1.1 通用型解決方案架構師角色 172.1.2 專業(yè)型解決方案架構師角色 192.2 解決方案架構師的職責 232.2.1 分析功能性需求 242.2.2 定義非功能性需求 242.2.3 了解并接觸利益相關者 262.2.4 明確約束 272.2.5 技術選型 282.2.6 概念驗證和原型開發(fā) 282.2.7 設計解決方案并持續(xù)交付 292.2.8 對解決方案進行擴展 302.2.9 擔任技術布道者 312.3 敏捷組織中的解決方案架構師 312.3.1 為什么選擇敏捷方法論 312.3.2 敏捷宣言 322.3.3 敏捷流程和術語 332.4 小結 36第3章 解決方案架構的屬性 373.1 可伸縮性與彈性 373.1.1 容量伸縮困境 383.1.2 架構伸縮 393.1.3 靜態(tài)內容伸縮 403.1.4 服務器集群彈性 403.1.5 數(shù)據庫伸縮 413.2 高可用性和韌性 413.3 容錯與冗余 433.4 災難恢復與業(yè)務連續(xù)性 443.5 可擴展性與可重用性 453.6 易用性與可訪問性 463.7 可移植性與互操作性 473.8 卓越運維與可維護性 483.9 安全性與合規(guī)性 493.9.1 身份認證與授權 503.9.2 Web安全 503.9.3 網絡安全 503.9.4 基礎設施安全 503.9.5 數(shù)據安全 513.10 成本優(yōu)化與預算 513.11 小結 52第4章 解決方案架構的設計原則 534.1 可伸縮的工作負載 534.1.1 預測性伸縮 544.1.2 被動伸縮 564.2 構建有韌性的架構 574.3 性能設計 594.4 使用可替換資源 604.5 考慮松耦合 614.6 考慮服務而非服務器 634.7 根據合理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存儲 644.8 考慮數(shù)據驅動的設計 664.9 克服架構約束 674.10 采用MVP的方法 674.11 安全無處不在 684.12 盡可能自動化 694.13 小結 70第5章 云遷移和混合云架構設計 715.1 云原生架構的好處 725.2 流行的公有云選擇 735.3 創(chuàng)建云遷移策略 745.3.1 直接搬遷上云 755.3.2 云原生方法 775.3.3 保留或淘汰策略 785.4 選擇云遷移策略 795.5 云遷移的步驟 805.5.1 發(fā)現(xiàn)工作負載 815.5.2 分析信息 835.5.3 制定遷移計劃 845.5.4 設計應用程序 865.5.5 執(zhí)行應用程序遷移上云 895.5.6 集成、驗證和切換 925.5.7 運維云應用程序 935.5.8 優(yōu)化云上應用程序 955.6 創(chuàng)建混合云架構 965.7 采用多云方式 975.8 設計云原生架構 985.9 小結 995.10 進一步閱讀 100第6章 解決方案架構設計模式 1016.1 構建N層架構 1016.1.1 Web層 1026.1.2 應用層 1036.1.3 數(shù)據庫層 1036.2 創(chuàng)建基于SaaS的多租戶架構 1046.3 構建無狀態(tài)架構和有狀態(tài)架構 1056.4 理解SOA 1076.4.1 基于SOAP的Web服務架構 1076.4.2 RESTful Web服務架構 1116.4.3 構建基于SOA的電子商務網站架構 1126.5 構建無服務器架構 1136.6 創(chuàng)建微服務架構 1156.7 構建基于隊列的架構 1176.7.1 隊列鏈表模式 1176.7.2 作業(yè)觀察者模式 1196.8 創(chuàng)建事件驅動架構 1206.8.1 發(fā)布者/訂閱者模型 1206.8.2 事件流模型 1216.9 構建基于緩存的架構 1226.9.1 三層Web架構中的緩存分發(fā)模式 1236.9.2 重命名分發(fā)模式 1246.9.3 緩存代理模式 1256.9.4 重寫代理模式 1266.9.5 應用緩存模式 1276.10 理解斷路器模式 1286.11 實現(xiàn)隔板模式 1296.12 構建浮動IP模式 1306.13 使用容器部署應用程序 1316.13.1 容器的好處 1326.13.2 容器部署 1336.14 構建基于容器的架構 1346.15 應用程序架構中的數(shù)據庫處理 1356.16 避免解決方案架構中的反模式 1386.17 小結 139第7章 性能考量 1417.1 架構性能的設計原則 1417.1.1 減少延遲 1427.1.2 提高吞吐量 1437.1.3 處理并發(fā) 1447.1.4 使用緩存 1457.2 性能優(yōu)化的技術選型 1457.2.1 計算能力選型 1467.2.2 選擇存儲 1517.2.3 選擇數(shù)據庫 1537.2.4 提高網絡性能 1567.3 性能監(jiān)控管理 1597.4 小結 160第8章 安全考量 1618.1 架構安全的設計原則 1618.1.1 實現(xiàn)認證和授權控制 1628.1.2 安全無處不在 1628.1.3 縮小爆炸半徑 1638.1.4 時刻監(jiān)控和審計一切 1638.1.5 自動化一切 1638.1.6 數(shù)據保護 1638.1.7 事件響應準備 1648.2 架構安全技術選型 1648.2.1 用戶身份和訪問管理 1648.2.2 處理Web安全問題 1728.2.3 保護應用程序及其基礎設施 1778.2.4 數(shù)據安全 1818.3 安全認證和合規(guī)性認證 1868.4 云的共享安全責任模型 1878.5 小結 188第9章 架構可靠性考量 1909.1 架構可靠性的設計原則 1909.1.1 使系統(tǒng)自愈 1919.1.2 應用自動化 1919.1.3 創(chuàng)建分布式系統(tǒng) 1919.1.4 容量監(jiān)控 1929.1.5 執(zhí)行恢復驗證 1929.2 架構可靠性的技術選型 1939.2.1 規(guī)劃RTO和RPO 1939.2.2 數(shù)據復制 1949.2.3 規(guī)劃災難恢復 1969.2.4 災難恢復的最佳實踐 2039.3 利用云來提高可靠性 2049.4 小結 205第10章 卓越運維考量 20610.1 卓越運維的設計原則 20610.1.1 自動化運維 20710.1.2 進行增量和可逆的變更 20710.1.3 預測并響應故障 20810.1.4 從錯誤中學習并改進 20810.1.5 持續(xù)更新運維手冊 20810.2 卓越運維的技術選型 20910.2.1 卓越運維的規(guī)劃階段 20910.2.2 卓越運維的執(zhí)行階段 21210.2.3 卓越運維的改進階段 21910.3 在公有云中實現(xiàn)卓越運維 22210.4 小結 223第11章 成本考量 22411.1 成本優(yōu)化的設計原則 22411.1.1 計算總擁有成本 22511.1.2 規(guī)劃預算和預測 22611.1.3 管理需求和服務目錄 22711.1.4 跟蹤支出 22811.1.5 持續(xù)成本優(yōu)化 22811.2 成本優(yōu)化的技術選型 22911.2.1 降低架構復雜度 22911.2.2 提高IT效率 23111.2.3 實施標準化和架構治理 23211.2.4 成本監(jiān)控和報告 23411.3 公有云上的成本優(yōu)化 23811.4 小結 239第12章 DevOps和解決方案架構框架 24012.1 DevOps的介紹 24012.2 DevOps的好處 24112.3 DevOps的組成部分 24212.3.1 CI/CD 24212.3.2 持續(xù)監(jiān)控和改進 24412.3.3 基礎設施即代碼 24512.3.4 配置管理 24712.4 什么是DevSecOps 24812.5 結合DevSecOps和CI/CD 24912.6 實施CD策略 25112.6.1 就地部署 25112.6.2 滾動部署 25112.6.3 藍綠部署 25112.6.4 紅黑部署 25212.6.5 不可變部署 25312.7 在CI/CD流水線中實施持續(xù)測試 25312.8 CI/CD的DevOps工具 25512.8.1 代碼編輯器 25512.8.2 源代碼管理 25512.8.3 CI服務器 25612.8.4 代碼部署 25712.8.5 代碼流水線 25912.9 實施DevOps的最佳實踐 25912.10 在云中構建DevOps和DevSecOps 26112.11 小結 263第13章 解決方案架構的數(shù)據工程 26413.1 什么是大數(shù)據架構 26513.2 大數(shù)據處理流水線設計 26613.3 數(shù)據攝取 26813.3.1 數(shù)據攝取的技術選型 26913.3.2 數(shù)據攝取上云 26913.4 數(shù)據存儲 27013.5 數(shù)據處理和分析 27713.6 數(shù)據可視化 28113.7 設計大數(shù)據架構 28213.7.1 數(shù)據湖架構 28313.7.2 湖屋架構 28713.7.3 數(shù)據網格架構 28813.7.4 流數(shù)據架構 29113.8 大數(shù)據架構的最佳實踐 29213.9 小結 295第14章 機器學習架構 29614.1 什么是機器學習 29614.2 使用數(shù)據科學和機器學習 29814.2.1 評估機器學習模型——過擬合與欠擬合 30014.2.2 監(jiān)督學習算法和無監(jiān)督學習算法 30014.3 云上機器學習 30214.4 構建機器學習架構 30214.4.1 準備和標注 30314.4.2 選擇和構建 30314.4.3 訓練和調優(yōu) 30414.4.4 部署和管理 30414.5 機器學習參考架構 30514.6 機器學習運維 30714.6.1 MLOps原則 30714.6.2 MLOps最佳實踐 30814.7 深度學習 30914.8 小結 311第15章 物聯(lián)網架構 31215.1 什么是物聯(lián)網 31215.2 物聯(lián)網架構組件 31415.2.1 管理物聯(lián)網設備 31415.2.2 連接和控制物聯(lián)網設備 31715.2.3 對物聯(lián)網數(shù)據進行分析 31815.3 云上物聯(lián)網 31915.4 構建工業(yè)物聯(lián)網解決方案 32115.4.1 互聯(lián)工廠物聯(lián)網架構 32215.4.2 實現(xiàn)數(shù)字孿生 32415.5 小結 325第16章 量子計算 32716.1 量子計算機的組成部分 32716.1.1 量子位 32816.1.2 疊加 32816.1.3 糾纏 32916.2 量子計算機的工作機制 32916.2.1 量子門 33016.2.2 量子電路 33216.3 量子計算機的類型 33316.4 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量子計算 33416.5 云中的量子計算 33516.6 小結 336第17章 重構遺留系統(tǒng) 33717.1 遺留系統(tǒng)面臨的挑戰(zhàn) 33817.1.1 難以滿足用戶需求 33917.1.2 維護和更新費用較高 33917.1.3 缺乏技能和文檔 34017.1.4 存在安全風險 34017.1.5 無法兼容其他系統(tǒng) 34117.2 遺留系統(tǒng)現(xiàn)代化改造的好處 34117.3 遺留系統(tǒng)現(xiàn)代化改造策略 34317.3.1 遺留系統(tǒng)的評估 34317.3.2 現(xiàn)代化改造方法 34417.4 遺留系統(tǒng)現(xiàn)代化改造技術 34517.4.1 封裝、重新托管和更換平臺 34617.4.2 重構和重新架構 34617.4.3 重新設計和替換 34717.5 遺留系統(tǒng)的云遷移策略 34817.6 使用公有云進行大型機遷移 34917.6.1 遷移獨立應用程序 35017.6.2 遷移具有共享代碼的應用程序 35117.7 小結 353第18章 解決方案架構文檔 35418.1 解決方案架構文檔的目的 35418.2 解決方案架構文檔的視圖 35518.3 解決方案架構文檔的結構 35718.3.1 解決方案概述 35818.3.2 業(yè)務上下文 35918.3.3 概念解決方案概述 36018.3.4 解決方案架構 36018.3.5 解決方案實施 36318.3.6 解決方案管理 36418.3.7 附錄 36418.4 解決方案架構的IT采購文檔 36418.5 小結 365第19章 學習軟技能,成為更優(yōu)秀的解決方案架構師 36619.1 掌握售前技能 36619.2 向C級高管匯報 36719.3 掌握自主權并承擔責任 36919.4 用目標和關鍵結果來定義戰(zhàn)略執(zhí)行 36919.5 著眼于大局 37019.6 靈活性和適應性 37019.7 設計思維 37119.8 做一個動手寫代碼的程序員 37319.9 持續(xù)學習,不斷進步 37319.10 成為他人的導師 37519.11 成為技術布道者和思想領袖 37519.12 小結 37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