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致謝
圖表
第一章緒論
1.1 頭腦中的認知:一些最新方法
1.2 世界中的認知:現(xiàn)象學激發(fā)的生成方法
1.3 因果性、構成性與歷時性
1.4 如何成為不失自我的具身主義理論家
1.5 超越預測賦碼
1.6 作為自然哲學的生成主義
第二章具身認知的變體
2.1 弱式具身認知與B模式
2.2 功能具身認知與拓展思維
2.3 具身認知的生物學模式
2.4 生成具身認知與激進具身認知
2.5 四種具身認知并重
第三章 生成主義與延展心智的實用源頭
3.1 實用主義與生成觀
3.2 實用主義與延展心智
3.3 Dewey的情境概念
3.4 和解
3.5 對客觀的回應
第四章 生成的意向性
4.1 心智與行為中的意向性
4.2 新行為主義與心智理論
4.3 新實用主義
4.4 生成的意向性
4.5 生成心智與延展心智
第五章 無表征的行為
5.1 行為中的表征
5.2 最小表征形式
5.3 可分離性與因果延展
5.4 表征在哪兒?
5.5 行為表征觀點的影響
5.6 表征的科學實用觀
第六章 無推理的感知
6.1 感知推理模式
6.2 社會認知例證
6.3 生成選項
6.4 文化穿透力
6.5 對自然的反思:從自由能量到自我生成
第七章 行為與自由意志的問題
7.1 普遍理解的自由意志問題
7.2 反思與感知理論
7.3 自由意志主義實驗
7.4 運動控制與自由意志
7.5 行為重建
第八章 更具身化的生成主義
8.1 情感
8.2 互動的主觀性
8.3 具身與生成的大腦
第九章 直立姿勢:現(xiàn)狀
9.1 現(xiàn)狀的起源:近代生物學與進化理論
9.2 直立姿勢對人類認知的貢獻
9.3 Straus具身解讀的拓展
9.4 功能可供性空間與生成的雙手
9.5 可操作領域
9.6 其他應對功能
第十章 思考的實踐
10.1 模擬解決方法
10.2 基于功能可共性的想象
10.3 有爭議的心智
10.4 做數(shù)學題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