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中國知識界對唯物史觀的闡釋研究(1927—1937)

中國知識界對唯物史觀的闡釋研究(1927—1937)

中國知識界對唯物史觀的闡釋研究(1927—1937)

定 價:¥85.00

作 者: 金夢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2723068 出版時間: 2023-09-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百年來,唯物史觀的傳播與發(fā)展深刻影響了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走向。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在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陷入低潮時,思想界卻掀起了繼五四之后的第二次唯物史觀傳播熱潮。這次熱潮的興起正是對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向何處去”現(xiàn)實問題的回應與關切。當時各派知識分子都對唯物史觀抱有極大興趣,對唯物史觀性質和基本理論作出了不同的判定和闡釋。本書重點探討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低潮時期,馬克思主義者在面對反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挑戰(zhàn)與猛烈的話語攻擊時,如何共同舉起馬克思主義旗幟,堅決反駁種種理論詰難,著力對唯物史觀進行創(chuàng)造性闡釋與運用的歷史過程。

作者簡介

  金夢,1990年生,江蘇徐州人。本科畢業(yè)于蘇州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畢業(yè)于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xiàn)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專業(yè);博士畢業(yè)于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yè)。讀博期間曾被國家公派至哈佛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一年,曾任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畢業(yè)后于2018年至2020年間在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從事師資博士后研究工作?,F(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二級學會任弼時思想生平研究分會理事。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學與研究工作。在《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共黨史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理論視野》、《黨史研究與教學》等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9篇,2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參編中央馬工程教材等共2本著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BU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一等資助1項、北京師范大學青年教師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教育BU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研究緣起
    二  研究現(xiàn)狀
    三  研究思路
    四  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中國知識界對唯物史觀的早期闡釋
  第一節(jié)  唯物史觀早期闡釋的思想資源
    一  唯物史觀闡釋的原典依據(jù)
    二  日本與歐美傳播渠道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唯物史觀早期闡釋的主要觀點
    一  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
    二  應稱唯物史觀為“經(jīng)濟史觀”
    三  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四  唯物史觀與階級斗爭說的沖突與調和
第二章  唯物史觀再闡釋的社會歷史背景(1927-1937)
  第一節(jié)  對“中國向何處去”的現(xiàn)實追索
    一  大革命失敗后的國內形勢與傳播熱潮的興起
    二  國際局勢的變化推動唯物史觀的研究熱
  第二節(jié)  文本資源的豐富與傳播渠道的轉變
    一  唯物史觀闡釋的原典資源的豐富
    二  “以蘇解馬”與唯物辯證法的廣泛傳播
  第三節(jié)  闡釋主力的成長與壯大
    一  唯物史觀闡釋力量的分化與對立
    二  馬克思主義學者成為理論闡釋的主導力量
第三章  關于唯物史觀性質的探討與交鋒
  第一節(jié)  唯物史觀與唯物辯證法的關系之辯
    一  “矛盾說”
    二  “擴張說”
  第二節(jié)  唯物史觀與經(jīng)濟決定論之辯
    一  以唯物史觀為“經(jīng)濟決定論”
    二  以唯物史觀為辯證唯物的歷史觀
  第三節(jié)  理論認知分野與道路選擇歧異
    一  國民黨御用文人全盤拒斥唯物史觀
    二  自由主義者部分肯定唯物史觀
    三  馬克思主義者力證唯物史觀為“行動的指導”
第四章  以“革命邏輯”貫穿唯物史觀的理論闡釋
  第一節(jié)  社會基本矛盾理論闡釋“能動”因素的凸顯
    一  從“生產技術論”轉向對生產關系的關注
    二  強調上層建筑對經(jīng)濟基礎具有能動作用
  第二節(jié)  “動的邏輯”成為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主要特征
    一  社會歷史規(guī)律闡釋模式的轉向
    二  “五種社會形態(tài)說”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普適法則
  第三節(jié)  階級斗爭說被納入唯物史觀理論體系
    一  從根本上調和唯物史觀與階級斗爭說的矛盾
    二  階級斗爭被視為變革社會的重要動力
第五章  唯物史觀的主流闡釋與“中國向何處去”
  第一節(jié)  1927-1937年唯物史觀主流闡釋的基本特點
    一  唯物史觀主流闡釋的特點與趨向
    二  唯物史觀主流闡釋的歷史局限
  第二節(jié)  唯物史觀的主流闡釋與中國革命理論的構建
    一  闡釋學人與毛澤東哲學思想形成的源流考察
    二  主流闡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構建
  第三節(jié)  唯物史觀的主流闡釋與中國學術范式的轉型
    一  主流闡釋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二  主流闡釋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三  主流闡釋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研究
第六章  中國知識界研究與闡釋唯物史觀的經(jīng)驗啟示
  第一節(jié)  中國知識界研究與闡釋唯物史觀的基本經(jīng)驗
    一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
    二  堅持理論的科學性是基礎
    三  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是主力
  第二節(jié)  中國知識界研究與闡釋唯物史觀的當代啟示
    一  堅持黨的領導,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旗幟
    二  立足新時代實踐,不斷提高唯物史觀闡釋水平
    三  著力從人抓起,培育壯大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