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收藏有2000余件(套)與宮廷音樂相關的文物,以明清兩代為主,這批文物是明清禮樂文明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也是中國禮樂文明數千年演繹的余緒與見證?;赝艜r,自周公制禮作樂并形諸國家制度傳世,“禮”與“樂”便關聯共生、相輔相成,共同構建出中國禮樂文明尚雅正、致中和的秩序感。“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歷朝歷代的祭祀、朝會、燕饗、出行等場合,禮樂體系必不可少。作為禮樂載體的宮廷樂器身列其間,一展皇皇氣象,合樂克諧八音,從方方面面宣示、發(fā)揮著禮樂文明的內涵。凝視今日,古代的禮樂體系已淡出人們的視野,但“禮”與“樂”代表的精神內核卻內化到國人的血脈基因中,影響了中國近代以來的音樂、文教的現代化轉型。鼓浪嶼這座音樂之島得益于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卻又延續(xù)著傳統禮樂文明對音樂雅正平和氣質的根本追求。如今,鼓浪嶼圍繞打造音樂圣地的目標,立足品質提升,推進文化高地建設,更加需要植根并汲養(yǎng)于禮樂文明的沃土,迎著陽光雨露茁壯成長,這也正是此展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