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岑(1812-1870),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哲學家、作家。出身于貴族家庭,早年受十二月黨人起義影響,于莫斯科大學就讀時曾組織宣傳革命思想的小組,被捕流放后依然堅持革命活動,反對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1847年被迫出國。他組織創(chuàng)辦的報刊《鐘聲》和《北極星》對俄國文學和社會思想的發(fā)展影響甚廣。赫爾岑的主要哲學著作有《科學上一知半解》《自然研究通信》等,主要文學作品有《誰之罪?》《克魯波夫醫(yī)生》《偷東西的喜鵲》和回憶錄《往事與隨想》。郭家申,河南南陽人,資深翻譯家。1960年畢業(yè)于莫斯科大學文學語言系。曾任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所長、編審,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長期從事外國文學,特別是俄國文學的研究、編輯和翻譯介紹工作。合著有《現代蘇聯文學》《蘇聯文學史》等著作,主編《外國文學作品提要》,譯有赫爾岑的小說《誰之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白夜》《化身》《女房東》等二十余篇,以及《一個沉思默想的女人》等多部文學作品,另有《藝術創(chuàng)造的本性》《藝術及其形式》《法國文學簡史》《西歐文學史指要》《反腐敗政策》等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