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從城市發(fā)展到區(qū)域變遷:近代中國通商口岸體系對經濟地理格局影響的研究

從城市發(fā)展到區(qū)域變遷:近代中國通商口岸體系對經濟地理格局影響的研究

從城市發(fā)展到區(qū)域變遷:近代中國通商口岸體系對經濟地理格局影響的研究

定 價:¥78.00

作 者: 武強,劉芹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研究叢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7440926 出版時間: 202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290 字數:  

內容簡介

  在整個中國近代史上,通商口岸體系是需要特別加以關注的歷史現象,它幾乎是所有現代西方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現象得以在中國生存與延續(xù)的物質基礎,也是奠定近代中國經濟地理格局的核心決定要素。正是在通商口岸體系的作用之下,中國延續(xù)千年的南北差異逐步讓位于東西差異,并形成“沿海-內地”的經濟發(fā)展模式,成為當代中國經濟地理現象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本書即立足于歷史經濟地理學的視野,選取通商口岸體系為研究對象,從經濟區(qū)域的形成、中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現代化因素的引入、國家——市場相互作用下的產業(yè)變遷等角度,來論述近代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從相對落后的傳統(tǒng)社會,逐步形成了現代經濟模式和經濟地理區(qū)域。

作者簡介

  武強,新疆大學歷史學院(歷代西北邊疆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地理學,現已出版各類學術專著、古籍整理著作等多部。

圖書目錄

序: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研究的新進展
第一章 近代中國經濟地理區(qū)劃的演變與歷史時期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
第一節(jié) 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節(jié) 1949年以來中國的歷次經濟區(qū)劃
第三節(jié) 通商口岸制度與近代中國經濟區(qū)域的形成
第二章 基于空間相互作用模型的近代中國經濟區(qū)域劃分以通商口岸腹地為案例的研究
第一節(jié) 近代港口城市腹地范圍劃分和分析
第二節(jié) Voronoi圖技術下的通商口岸影響區(qū)域分析
第三章 近代中國對外貿易差異分析基于泰爾指數的考察(19l0-1931)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及數據來源
第三節(jié) 數據分析
第四章 近代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結構演變基于SSM模型的分析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數學模型及數據來源
第三節(jié) 經驗分析
第四節(jié) 結果分析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近代中國機器進出口貿易與區(qū)域工業(yè)差異的分析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機器進口種類及進口總額的時序變化
第三節(jié) 主要通商口岸機器進出口的地位分析
第六章 近代河南進出口貿易與區(qū)域工業(yè)布局的時空分析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第三節(jié) 近代河南的交通條件
第四節(jié) 河南近代輕工業(yè)布局概述
第五節(jié) 河南近代重工業(yè)布局概述——以煤炭工業(yè)為中心
第六節(jié) 河南近代工業(yè)布局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七節(jié) 小結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