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章 緒論 1
節(jié) 新課程改革的歷史與發(fā)展 1
第二節(jié) 教學設計的概念與特點 5
第三節(jié) 生物學教學設計的操作方法 8
第二章 高中生物——分子與細胞 19
節(jié)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19
第二節(jié) 細胞膜 21
第三節(jié) 溶酶體的自噬作用 26
第四節(jié) 葉綠體的結構 30
第五節(jié) 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 33
第六節(jié)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35
第七節(jié) 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47
第八節(jié) 酶的作用及本質 49
第九節(jié) 酵母菌的無氧呼吸 51
第十節(jié) 光照強度對植物的影響 55
第三章 高中生物——遺傳與進化 59
節(jié) 受精作用 59
第二節(jié) 染色體變異 62
第三節(jié) 誘變育種 65
第四節(jié) 藍色菊花的產生——基因工程 69
第五節(jié)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73
第六節(jié) 物種的概念 76
第四章 高中生物——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 80
節(jié) 促胰液素的發(fā)現(xiàn) 80
第二節(jié) 體溫調節(jié)的過程 84
第三節(jié) 體液免疫 86
第四節(jié) 免疫的應用 89
第五節(jié) 細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 92
第六節(jié) 標志重捕法 94
第七節(jié) 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 96
第八節(jié) 種間關系之寄生 99
第九節(jié) 種間關系之捕食 101
第十節(jié) 植物在群落中的垂直結構 108
第十一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 110
第十二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 112
第十三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 114
第五章 高中生物——生物技術實踐(選修) 122
節(jié) 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的應用 122
第二節(jié) 微生物的培養(yǎng)與應用 133
第六章 初中生物 145
節(jié) 生物與環(huán)境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 146
第二節(jié) 顯微鏡的結構 148
第三節(jié) 種子的結構 150
第四節(jié) 人體對外界環(huán)境的感知之近視 154
第五節(jié) 動物的學習行為 157
第六節(jié) 觀察雞卵的結構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