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研究

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研究

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研究

定 價:¥69.80

作 者: 閆寧寧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8078672 出版時間: 2022-06-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4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1)本書研究內容將學生增值評價法作為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科學性的基礎,提出三個學生發(fā)展的價值維度:知識維度:知識的獲取是學生發(fā)展各方面能力的基礎,知識是人類社會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積累、沉淀下來的精華體系,是世界觀、人生觀、方法論的集合;能力是人類在社會中得以生存的必備條件,是展現(xiàn)一個人處理事務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徑,是人類生長發(fā)展走向成熟的標志;素質維度:素質由知識、能力的積累內化而成,素質是反映人內在的、本質的、道德情操和心理特征的范疇,并總結了基于增值評價法的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內涵、特點與方法。(2)本書研究內容選取了三種取向的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模式,以英國、美國為例的學習能力取向、以我國臺灣為例的行政管理取向、以我國高校為例的組織目標取向并分別分析總結了三種模式的優(yōu)勢與不足,*后從整體上吸收三種模式的精華之處:①完善高校教師績效評價體系應堅持發(fā)展與獎懲并重②以學生為中心:評價內容關注學生學業(yè)收獲③基于能力培養(yǎng)目標的教師教學評價理念。(3)本書從增值評價法的內涵出發(fā)發(fā)現(xiàn)我國高校教師績效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①宏觀方面缺乏教師教學為學生帶來發(fā)展影響的增值評價②中觀方面高校教師績效評價只注重對學生的外適性評價,忽視學生增值外適性評價和個適性評價的結合③微觀方面:缺乏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增值的評價④核心問題:傳統(tǒng)教學評價只關注科學性而忽視價值性(4)本書以學生價值增值為評價基礎選取三級評價指標構建高校教師績效評價體系。一級指標分為:知識增值指標、能力增值指標以及素質增值指標,下有8個二級指標,二級指標下則有23個三級指標,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素質能力增值有所提高,知識增值和能力增值還需進一步加強。(5)本書提出基于增值評價法——我國高校教師績效優(yōu)化的對策:重新理解“高等教育質量”內涵,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將“學生增值”作為高校教師績效評價導向;關注教師與學生的自主發(fā)展;用動態(tài)標準來提高評價的有效性;把握堅持定性和定量的協(xié)調關系。

作者簡介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管理與經(jīng)濟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化創(chuàng)新,績效評價。主持及參與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市廳級科研項目9項,出版專著2本,發(fā)表本專業(yè)學術論文26篇,其中被SCI、EI檢索5篇,中文核心3篇。主持完成2017年江西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景德鎮(zhèn)陶瓷文化服務業(yè)規(guī)范化發(fā)展的路徑與策略研究”。主持完成2020年江西省文化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陶瓷文化產(chǎn)業(yè)協(xié)同集聚與景德鎮(zhèn)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

圖書目錄

目錄 \n
第1章 緒論 3 \n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3 \n
1.1.1 研究目的 3 \n
1.1.2研究意義 3 \n
1.2概念界定 7 \n
1.2.1績效 7 \n
1.2.2績效評價 8 \n
1.2.3教育人力資本投資的成本與收益理論分析 9 \n
1.2.4高校教師人力資本的價值實現(xiàn)分析 13 \n
1.2.5基于庫克曲線的高校教師創(chuàng)造力分析 17 \n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21 \n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2 \n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26 \n
1.3.3評述 29 \n
1.4理論基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 30 \n
1.4.1 理論基礎: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理論 30 \n
1.4.2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 33 \n
第2章 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科學性的基礎 35 \n
2.1高校教師績效與大學生發(fā)展 35 \n
2.2大學生發(fā)展的價值維度 36 \n
2.3增值評價: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內涵與特點 37 \n
第3章 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模式分析 41 \n
3.1三種取向的教師績效評價模式 41 \n
3.1.1主流的三類高??冃гu價模式 41 \n
3.1.2對教師績效評價模式的劃分 43 \n
3.1.3學習能力取向:英、美為例 45 \n
3.1.4行政管理取向:以我國臺灣地區(qū)為例 52 \n
3.1.5組織目標取向:以我國高校為例 54 \n
3.2三種取向的教師績效評價模式的評價 56 \n
3.2.1學習能力取向:績效評價的特征與不足 56 \n
3.2.2行政管理取向:績效評價的特點與局限性 60 \n
3.2.3組織目標取向:績效評價的優(yōu)勢與劣勢 62 \n
3.2.4比較與分析 65 \n
第4章 我國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主要問題 69 \n
4.1現(xiàn)實問題與矛盾 69 \n
4.2宏觀方面:缺乏教師教學為學生帶來影響的增值評價 72 \n
4.2.1傳統(tǒng)教學忽視增值評價 72 \n
4.2.2傳統(tǒng)評價忽視教育增值評價的診斷功能 73 \n
4.2.3現(xiàn)行的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缺乏對學生的增值衡量 73 \n
4.3中觀方面:忽視學生增值的外適性評價和個適性評價的結合 74 \n
4.3.1高校教師績效評價只注重對學生的外適性評價 74 \n
4.3.2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應該對學生進行個適性評價 75 \n
4.4微觀方面:缺乏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增值的評價 75 \n
4.4.1缺乏對學生知識發(fā)展的增值評價 75 \n
4.4.2缺乏對學生能力發(fā)展的增值評價 76 \n
4.4.3缺乏對學生素質發(fā)展的增值評價 77 \n
4.5傳統(tǒng)評價的工具理性和大學生發(fā)展價值性的既成矛盾 77 \n
第5章 基于增值評價法的高校教師績效評價體系構建 79 \n
5.1指導思想 79 \n
5.1.1以學生價值增值為評價基礎 79 \n
5.1.2基于全程跟蹤的評價范式 79 \n
5.1.3確保評價的公正、公平 80 \n
5.2高校教師績效評價體系的指標設計 81 \n
5.2.1評價體系指標的選取 81 \n
5.2.2 AHP-模糊綜合評判方法 84 \n
5.3實證研究 91 \n
5.3.1 數(shù)據(jù)的收集 91 \n
5.3.2 權重的計算 91 \n
5.3.3 高校教師績效綜合評價 96 \n
5.4 評價結果分析 101 \n
第6章 基于增值評價法——我國高校教師績效優(yōu)化的對策 102 \n
1、高校教師績效評價與高校組織定位相結合 102 \n
6.1重新理解“高等教育質量”的內涵 103 \n
6.2將“學生增值”作為高校教師績效評價導向 104 \n
6.3關注教師與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105 \n
6.4用動態(tài)標準來提高評價的有效性 106 \n
6.5把握堅持定性和定量的協(xié)調關系 107 \n
6.6加強基于就業(yè)導向的實習基地建設 109 \n
6.7構建面向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 112 \n
6.8探索高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模式 116 \n
6.9運用科學的增值評價方法 122 \n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123 \n
7.1主要研究結論 123 \n
7.2 論文創(chuàng)新之處 124 \n
7.3 不足與展望 124 \n
參考文獻 12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