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歷史悠久,人文蓄萃,名賢輩出,著述如林,收入《四庫全書》《四庫存目叢書》《續(xù)修四庫全書》《明別集叢刊》《清代詩文集匯編》等大型古籍叢書中者亦已甚伙,然遺珠亦復不少,近年各地及高校圖書館紛紛有影印珍本叢刊之舉,嘉惠學林,為益良多。茲仿其例而略變之,于常州市圖書館藏歷史文獻中遴選價值較大之鄉(xiāng)賢著述十五種,影印匯刊成《常州市圖書館藏鄉(xiāng)賢著作選刊》一書。選刊涵蓋經、史、子、集四部而以集部居多,其中不乏珍稀善本,如《遂初堂文集》十卷,清楊兆魯撰,清康熙刻本,目前所知僅常州市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兩家有藏;《周易輯說存正》十二卷,清楊方達撰,清乾隆刻本,僅常州市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三家有藏;《鳴秋合籟》一卷,清乾隆五十年刻本,僅常州市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三家有藏;《蒙難瑣言》一卷,清張紹良撰,原稿本藏蘇州大學圖書館,抄本僅常州市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兩家有藏;《半溪詩草》十二卷,清錢二白撰,清乾隆寫刻本,字體秀美,賞心悅目,國內圖書館僅七家有藏。他如《念宛齋詩集》十卷,清末鉛印本,作者左輔大器晚成,官至湖南巡撫:《澤古齋文鈔》三卷補遺一卷、《澤古齋詩鈔》一卷,清光緒十九年刻本,作者吳士模為陽湖文派健將:《荃石居類鈔》九卷,清光緒十六年刻本,作者昊頡鴻躋身毗陵后七子之列,存世皆少,《清代詩文集匯編》皆未收入。又如清光緒六年木活字印行之《桑梓潛德錄》五卷、《桑梓潛德續(xù)錄》四卷、《桑梓潛德錄三集》六卷,廣搜博采,表彰善行義舉不道余力:民國二年刻印之《維摩室遺訓》四卷,乃莊受祺之子孫自其家書中分類摘錄編輯,可謂常州古代名人家訓集大成之作;民國趙震編印之《毗陵文錄》八卷,《毗陵詩錄》八卷,選輯有清一代常州數(shù)百人詩文,其作者多已無別集行世,作品僅見于此。凡此諸書,其文物價值、文化價值、學木價值、藝木價值皆不言而可知者也,讀者由此或亦可略窺往昔毗陵藝文繁盛之一斑也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