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記》上承我國古代春秋時期青銅文化之遺緒,下開戰(zhàn)國時期手工業(yè)技術之先河,在歷史上起過重要的作用。我們若想打開先秦科技文明的門戶,進而把握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來龍去脈,《考工記》是一本相當合適的“指南”?!犊脊び泴ёx》便是對這一“指南”的“導讀”,又是《考工記》研究成果的檢閱。除“引論”和“附錄”外,正文包括七章。第一章“初探篇”,對“考工記”的主要內容作了簡單介紹。第二、三章是“價值篇”,作者參諸百家,結合自己的研究心得,詳細地分析了《考工記》各項內容的價值及其對后世的影響。第四章“源流篇”,探討了《考工記》的成書年代,以及從古到今對其的研究。第五章“國外篇”,梳理了國外的研究成果。第六章“方法篇”,就研讀《考工記》的各種傳統(tǒng)和新的方法作了簡要的介紹和指導。第七“注譯篇”收錄了經過點校的《考工記》全文,并附以簡明扼要的注釋和新的《考工記》現(xiàn)代譯文。“附錄一”是“新考工記圖”目錄,附錄二是“《考工記》研究論著簡目(190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