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以現代構造地質學和盆地分析理論為指導,遵循整體、動態(tài)、綜合的原則,利用大量的手資料,系統(tǒng)探討了阿拉善地塊北緣石炭—二疊紀盆地的地質特征與后期改造。通過野外地質調查、巖石學以及同位素年代學的研究,結合大量已有資料,劃分了石炭—二疊紀盆地的前寒武紀基底構造格架;通過地層學、沉積學、地球化學、物源分析,揭示了石炭—二疊紀盆地的充填過程和構造屬性;通過構造變形變位、巖漿熱力活動和低溫熱年代學分析,厘定了石炭—二疊紀盆地后期改造的期次、表現形式、強度、時空差異性,建立了各期構造變動與區(qū)域構造的關系;根據石炭—二疊紀盆地的發(fā)育特征、烴源條件以及后期改造特征,劃分了3個不同級別的油氣保存成藏單元與勘探遠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