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一般工業(yè)技術復合煤巖受載破裂多場耦合機理

復合煤巖受載破裂多場耦合機理

復合煤巖受載破裂多場耦合機理

定 價:¥88.00

作 者: 李鑫、楊楨、李艷 等 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437747 出版時間: 2023-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以煤巖變形破裂過程中產生的電磁輻射、電荷、紅外輻射等信號為出發(fā)點,深入研究了可有效快捷預測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等動力災害的方法,實現非接觸式連續(xù)動態(tài)預測;結合損傷力學、電磁場理論等交叉學科理論,推導了復合煤巖在加卸荷過程中多物理場耦合數學模型,并探究多物理場變化規(guī)律及耦合機制、復合煤巖循環(huán)加卸荷能量演化機制、復合煤巖加卸荷過程中各部分表面平均紅外溫度和能量演化規(guī)律及能量變化,推導建立了耗散能-紅外輻射能耦合數學模型、應力-電荷感應信號耦合關系、耗散能-電磁輻射能耦合數學模型;開發(fā)了復合煤巖受載破裂多參數監(jiān)測實驗系統(tǒng),并在沖擊地壓預測、煤與瓦斯突出預測、礦山壓力觀測及評估等方面進行了較為廣泛的實際應用研究。本書可供從事煤巖、混凝土等動力災害現象(如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滑坡、冒頂、地震、隧道和壩基結構失穩(wěn)等)及煤巖物理力學性質、巖土工程等領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研究生、本科生以及礦山安全和礦山電氣工程相關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李鑫,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礦山電磁智能感知技術、智能電網理論與技術。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部復合煤巖卸荷破裂熱紅外輻射機理及多場耦合模型研究( 51604141)”、遼寧省教育廳基金“微電網并聯(lián)APF拓撲結構及柔性控制技術應用研究(LJYL016)”、“應急救援超寬帶雷達生命探測儀關鍵技術研究”( LJ2020-JCL020) ;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教育廳基金、遼寧省高校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遼寧省教育廳基金項目及橫向課題等25項。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8項。在國內外期刊及國際會議發(fā)表論文42篇,SCIVE檢索19篇,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6件。在讀博士生1人,碩士生16人。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現狀 2
1.2.1深部煤巖能量演化理論及受載破裂失穩(wěn)機制研究現狀 2
1.2.2煤巖受載巖體輻射場、聲場能量演化規(guī)律研究現狀 6
1.2.3復合煤巖受載破裂多場耦合機制研究現狀 11
1.3研究概況 12
1.3.1研究方法 14
1.3.2技術路線 15
1.3.3應用前景 15
參考文獻 15
第2章受載煤巖破裂多物理場基本理論及耦合路徑24
2.1煤巖受載破裂的宏觀與微觀解釋 25
2.1.1煤巖體受載破裂宏觀機制 26
2.1.2煤巖體受載破裂微觀機制 26
2.2煤巖受載破裂各物理場演化基本理論 27
2.2.1煤巖受載破裂過程電荷感應原理 27
2.2.2煤巖受載破裂過程電磁輻射原理 29
2.2.3煤巖受載破裂過程紅外輻射原理 32
2.3復合煤巖受載破裂多物理場耦合路徑 33
2.4本章小結 34
參考文獻 35
第3章復合煤巖受載破裂多參數監(jiān)測裝置與實驗系統(tǒng)研究38
3.1煤巖受載破裂多參數監(jiān)測系統(tǒng)結構 38
3.2系統(tǒng)主控電路設計 40
3.3電荷信號采集模塊 41
3.3.1電荷傳感器原理 42
3.3.2傳感器轉換電路 43
3.3.3濾波電路 44
3.4電磁輻射采集模塊 45
3.4.1電磁輻射信號接收天線電路 45
3.4.2電磁輻射信號放大電路 47
3.4.3濾波電路 48
3.4.4信號去噪處理算法 49
3.5紅外輻射溫度采集模塊 52
3.6受載煤巖破裂多參數監(jiān)測系統(tǒng)軟件設計 54
3.6.1程序總體流程圖 54
3.6.2A/D采樣程序設計 54
3.6.3通信軟件設計 55
3.7上位機軟件設計 56
3.7.1監(jiān)測系統(tǒng)用戶界面 56
3.7.2軟件流程 57
3.8本章小結 57
參考文獻 58
第4章復合煤巖受載破裂應力-電荷-紅外輻射耦合模型研究59
4.1受載復合煤巖變形破裂試驗設計 60
4.1.1試樣制備 60
4.1.2試驗系統(tǒng) 60
4.1.3試驗步驟 62
4.2電磁輻射、電荷感應電壓信號相關性研究 62
4.2.1實驗結果分析 62
4.2.2相關性研究 66
4.2.3機理探討 69
4.3SCT耦合模型研究 70
4.3.1模型推導 70
4.3.2實驗研究 72
4.4本章小結 74
參考文獻 75
第5章復合煤巖受載破裂溫度-應力-電磁多場耦合模型研究76
5.1溫度-應力-電磁場理論模型 76
5.2基于有限元的物理場變化規(guī)律分析 79
5.3驗證實驗及特征總結 80
5.3.1實驗研究 80
5.3.2應力場分析 80
5.3.3溫度場分析 82
5.3.4電磁場分析 86
5.3.5力電熱耦合分析 89
5.4本章小結 90
參考文獻 91
第6章考慮裂隙運動的受載復合煤巖應力-電磁輻射數值模型92
6.1裂隙周期運動對煤巖應力-電磁輻射模型的影響 92
6.2受載煤巖有限元建模與電磁信號分析 94
6.2.1受載煤巖電磁輻射數值模型 94
6.2.2受載復合煤巖仿真模型建立 97
6.2.3仿真條件及求解過程 97
6.2.4受載復合煤巖電磁輻射演化規(guī)律 98
6.3實驗驗證及特征總結 102
6.3.1場景及實驗步驟 102
6.3.2結果處理及分析 104
6.3.3受載復合煤巖電磁輻射演化規(guī)律 105
6.4本章小結 108
參考文獻 109
第7章循環(huán)加-卸下復合煤巖受載破裂紅外輻射-能量演化及耦合機制111
7.1基于表面溫度的煤巖受載狀態(tài)識別方法 111
7.1.1復合煤巖卸荷熱力耦合模型研究 111
7.1.2復合煤巖卸荷仿真模型研究 113
7.2循環(huán)加-卸受載煤巖紅外輻射信號演化規(guī)律 114
7.3紅外輻射-能量演化耦合機制 117
7.3.1煤巖能量計算 117
7.3.2能量演化規(guī)律研究 117
7.4本章小結  121
參考文獻 122
第8章卸荷條件下復合煤巖受載破裂多場耦合模型123
8.1復合煤巖卸荷多場耦合數學模型 123
8.2卸荷下受載復合煤巖多物理場演化規(guī)律 124
8.2.1煤巖有限元建模 124
8.2.2仿真研究 125
8.2.3復合煤巖卸荷多場耦合機理研究 135
8.3實驗驗證與結果分析 136
8.4本章小結 139
參考文獻 139
第9章復合煤巖受載破裂耗散能-輻射能耦合機制141
9.1基于能量損傷理論的復合煤巖受載破裂機理 141
9.2耗散能-輻射能耦合路徑與模型建立 144
9.2.1耗散能-紅外輻射能耦合數學模型 144
9.2.2耗散能-電磁輻射能耦合數學模型 151
9.3實驗驗證與結果分析 154
9.3.1耗散能-紅外輻射能實驗及結果 154
9.3.2耗散能-電磁輻射能實驗及結果 160
9.4受載煤巖能量變化與耦合規(guī)律 166
9.4.1紅外輻射能變化與耦合規(guī)律 166
9.4.2電磁輻射能變化與耦合規(guī)律 172
9.5本章小結 175
參考文獻 176
結語18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