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戴著米色的遮陽帽、 金屬框的太陽鏡,騎著一輛 老舊的自行車,走村串巷, 采訪榮成數(shù)百個村莊幾千位 老人,搜集沉淀于民間、行 將消失的史話。他寫有上千 萬字的文稿,先后在《人民 日報》《大眾日報》等發(fā)表 了1000多篇文章,這些腳 板底下走出的資料,大多未 見于史冊。居住在成山衛(wèi)的 幾十年,他一邊教書育人, 主編、參編教育論著17部; 一邊探訪老榮成兩千多年的 歷史遺跡,特別是建衛(wèi)設縣 六百多年的文化風情,系統(tǒng) 地梳理了榮成鄉(xiāng)土文化發(fā)展 的脈絡,對本土文化的繼承 和傳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年近八旬的李繼發(fā)老師 ,把一段平凡的路走出了別 樣的意義。原山東省政協(xié)委 員、東營市市長,榮成籍人 士劉國信盛贊他“家國情懷 深厚”;原榮成六中校長唐 延亭與他共事多年,熟知他 的艱辛與付出,深情為他題 字:“每日孤燈獨研,號為 榮成馬遷,不求生活安逸. 但愿史傳后人。”《齊魯晚 報》曾登載過他的多篇文章 ,高度贊譽他是“民間司馬 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