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選擇·接受·轉化:晚清至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文學流變與日本文學關系

選擇·接受·轉化:晚清至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文學流變與日本文學關系

選擇·接受·轉化:晚清至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文學流變與日本文學關系

定 價:¥20.00

作 者: 方長安 著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7039292 出版時間: 2003-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暫缺《選擇·接受·轉化:晚清至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文學流變與日本文學關系》簡介

作者簡介

  方長安,1963年生,湖北紅安人。2000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留校任教。2001年獲湖北省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2002年晉升為教授。已出版著作《現(xiàn)代性與20世紀中國文學》、《審美的神韻》、《延安文藝概論》等。于《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學術月刊》、《中國現(xiàn)

圖書目錄


引論
章 晚清文學變革與日本啟蒙文學
節(jié) 小說界革命與日本政治小說
第二節(jié) 詩界革命與日本啟蒙詩歌
第三節(jié) 文界革命與日本啟蒙文學的文體改良運動
第四節(jié) 戲曲改良與日本新劇
第二章 晚清文學向五四文學轉變與日本文學
節(jié) “國家”文學向“人的文學”轉變與日本白樺派
第二節(jié) 政治文學向人情文學轉變與坪內逍遙的《小說神髓》
第三節(jié) 政治宣講式文學向寫實文學轉變與坪內逍遙的《小說神髓》
第三章 五四文學建構與日本文學思潮
節(jié) 前期創(chuàng)造社與日本唯美主義文學
第二節(jié) 前期創(chuàng)造性與日本自然主義文學
第四章 五四文學發(fā)展與日本文論
節(jié) 五四文學發(fā)展與夏目漱石的《文學論》
第二節(jié) 五四文學發(fā)展與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征》
第五章 五四文學建構、發(fā)展中的魯迅與日本文學
節(jié) 魯迅立人思想與日本文化之關系
第二節(jié) 魯迅為人生的啟蒙主義文學觀與日本文學
第六章 五四文學建構、發(fā)展中的周作人與日本文學
節(jié) “人的文學”觀的形成與日本文學關系
第二節(jié) “人的文學”觀的裂變、轉換與日本文學
第三節(jié) 平和、沖淡、閑適的散文創(chuàng)作風格與日本文學
第七章 五四文學向無產階級革命文學轉換與日本無產階級文學
節(jié) 對日本無產階級文學的翻譯與交往
第二節(jié) 五四文學向無產階級革命文學轉換與日本無產階級文學運動
第三節(jié)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理論界說與日本無產階級文學
第八章 20世紀30年代現(xiàn)代派小說與日本新感覺派
節(jié) 對日本新感覺派的譯介
第二節(jié) 對日本感覺派形式觀念的認同及其意義
第三節(jié) 對“新感覺”的認同、化用及背離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