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不過是被糾正的錯誤。本書是失敗的解構和贊歌,每章討論失敗的一個側面,目的是讓讀者獲得理解失敗的哲學視角。偉大的成功背后往往是艱苦的開端、無果的嘗試和其他慘劇。失敗可以被看作一個特殊的時刻: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更好地理解自己,面對現(xiàn)實,面對我們深的欲望,使我們更清醒、更有戰(zhàn)斗力、更有活力。戴高樂、史蒂夫·喬布斯、拉斐爾、納達爾、披頭士樂隊、J. K. 羅琳……提醒我們,他們都在事業(yè)的開始階段遭受了痛苦的挫折,但他們都能從中獲益。在這些例子的基礎上,佩潘援引包括塞涅卡、西塞羅、基督教、薩特和弗洛伊德等哲學理論,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失敗。他以敏銳而直接的風格,教導我們如何不被失敗的恐懼所麻痹,從而充分地生活,敢于嘗試——承擔生活本身的風險。這是一本不尋常的“失敗參考書”,在法國長期位居暢銷榜,受到所有領域讀者的認可:運動員、企業(yè)家、教師、學生、教練員、心理學家,等等。
作者簡介
作者 夏爾·佩潘,畢業(yè)于巴黎政治學院和巴黎高等商學院,哲學教師、記者、作家。著有多部小說,包括《歡樂》(La Joie)、《不忠》(Les Infidèles);散文集《一周哲學》(Une semaine de philosophie)、《沙發(fā)上的哲學家》(Les Philosophes sur le divan)等。他善用雜志專欄、定期講座、廣播電視節(jié)目、播客等渠道將哲學帶進讀者的日常生活,是世界上被譯介多的法國作家之一。國內引進過他的作品《自信的力量》《當美拯救我們》《柏拉圖上班記》《智者星球》等。譯者 楊恩毅,外交學院法語語言文學碩士,現(xiàn)就職于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