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作物種類豐富多樣,但許多重要的農作物如小麥、玉米、馬鈴薯、紫花苜蓿等并不起源于我國,迫切需要引進這些作物的優(yōu)異種質資源。《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2015-2030年)》明確提出,加強與東南亞、西亞、拉丁美洲等玉米、小麥、馬鈴薯等作物起源地及多樣性富集國家和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牧草種質資源保護大國的合作,開展種質資源的聯合考察、技術交流,建立聯合實驗室,共享研究成果和利益,加大優(yōu)異資源引進和交換力度。近年來,我國農業(y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植物種質資源引進工作也在積極進行,但植物種質資源引種工作蘊含一定的生物安全風險?!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加強農業(yè)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意見》明確指出,一方面,加強農業(yè)種質資源國際交流,推動與農業(yè)種質資源富集的國家和地區(qū)合作,建立農業(yè)種質資源便利通關機制,提高通關效率。另一方面,要對引進的農業(yè)種質資源定期開展檢疫性病蟲害分類分級風險評估,加強種質資源安全管理。《植物種質資源引進流程風險防控標準體系》從植物種質資源引進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引種流程、風險分析、風險管理、標準技術等幾個方面出發(fā),分析實際工作中可能涉及的標準技術方法,初步構建了植物種質資源引種流程生物安全風險防控標準體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