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信仰中,死亡是終點,也是進入另一個世界的起點。而關于那個世界的構想之豐富,世界上流傳至今的竟然有200余種之多!本書不僅廣泛梳理了關于亡者世界的想象,還用手繪搭建出40個清晰完整的亡者世界模型——作者以制圖師的專業(yè)視角和精細度描畫出死后世界的形態(tài)、方位、體量,又規(guī)劃出彼世之旅的路線,細心說明人在其中各個階段的處境、即將面臨的“驚喜”和“驚嚇”,以及旅途的終點。通過視覺化的表現(xiàn),各種死后世界的樣貌一目了然——其位置五花八門,東南西北、天上地下都有分布: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魂升入星空,古埃及的哈迪斯王國、中國的“黃泉”、古巴比倫的“去無回之國”則位于幽深的地下,毛利人的“亡者之鄉(xiāng)”位于西方的島嶼上。并不是所有的亡者世界都有天堂與地獄,也不是所有的亡者都會面臨審判。在其中,有的人會開啟短途的旅行,也有的人不得不踏上馬拉松,一路披荊斬棘;其終點有可能是重生、復活、長生不老,也有可能是無盡的輪回……除去視覺上的眼界大開和精神上的連續(xù)震撼,借助圖像,我們也能一眼看出其中驚人的相似:天空明亮,地下幽暗;天上、天堂往往和善相對應,而地下、地獄常常和惡相關聯(lián);伊斯蘭教中有“七層天”“七層火獄”,而在遙遠的西非原住民傳說里也能看到“七層天空之下的七層大地”……以圖像化的幽冥世界為窗口,我們可以看到各地人們對世界與自身的不同認知,也能管窺主流文化對地域文化的強勢滲透,以及本土文化的吸納與反擊。本書作者耗費十余年,搜集神話學、人類學、哲學和藝術史方面關于冥界的材料,內容涵蓋古希臘、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等古老文明的神話,以及非洲、美洲、大洋洲、亞洲等地原住民的口頭傳說,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古今人類對生與死的哲學思考?!霸诂F(xiàn)實與虛擬的未來之間,所有對冥界的描繪無不揭示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普遍性的角度去探索這類描繪,相當于對人的靈魂做一次考古挖掘?!谶@類圖像中,我們所面對的不僅是源自祖先的深刻而古老的追問,還有我們自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