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杰弗瑞·T.沃克(Jeffery T. Walker)博士,自 1990 年以來一直在阿肯色大學工作,刑事司法和犯罪學教授、刑事司法系主任。沃克博士已經(jīng)出版了 7 本著作,撰寫了 50 多篇期刊文章和圖書章節(jié)。他從司法部、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等部門獲得了 900 多萬美元的科研資助。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犯罪的社會 / 環(huán)境因素,以及與犯罪有關的非線性動力學研究。他是刑事司法科學院的前任主席。他曾擔任《刑事司法教育雜志》(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Education)、《批判犯罪學雜志》(Journal of Critical Criminology)和《犯罪模式與分析》( Crime Patterns and Analysis)等期刊的編輯。早期的出版物包括《司法季刊》(Justice Quarterly)、《定量犯罪雜志》(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刑事司法教育》(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Education)、《刑事司法與犯罪學》(Criminal Justice and Criminology)以及《犯罪與司法的神話》(Myths in Crime and Justice)(第 2 版)等。 塞恩·馬旦(Sean Maddan)博士,坦帕大學犯罪學和刑事司法系副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包括犯罪學理論、統(tǒng)計學、研究方法以及性侵罪犯登記和通知法的效力。馬旦博士撰寫了十幾篇文章。這些文章被《司法季刊》(Justice Quarterly)、《犯罪與司法》(Criminal Justice)、《刑事司法雜志》(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等期刊收錄。馬旦博士也出版 / 合著了多本書籍,最近出版的一本專著是《犯罪學和刑事司法:理論、研究方法和統(tǒng)計學》(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 Theory, Research Methods, and Statistics)。 譯者簡介熊謀林西南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系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美國犯罪學會會員、華人社會犯罪學研究會終身會員、亞洲犯罪學會終身會員和大會理事、中國犯罪學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理事等。曾擔任《光華法學》執(zhí)行主編。研究領域廣泛,涉及規(guī)范刑法學、比較法、犯罪學、刑事司法、法律史學領域,擅長定量或?qū)嵶C分析,主要研究青少年違法、死刑、罰金(贖刑)、量刑公正、錯案等。已在《中國社會科學》《清華法學》《政法論壇》《法制與社會發(fā)展》《中外法學》《法學》等中文期刊,以及 Psychology,Law and Crime,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 Hasting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Review, Feminist Criminology 等外文期刊發(fā)表論文 50 余篇,并有多篇文章被《人大復印期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zhuǎn)載。夏一巍西南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學研究所副教授,澳門大學社會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定量研究方法、刑事審判行為、青少年越軌行為、物質(zhì)濫用以及社會人口學。亞洲犯罪學學會終身會員、亞洲藥物濫用研究學會理事、華人兒童發(fā)展研究學會秘書。研究成果發(fā)表于 China Review,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 Stata Journal,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Deviant Behavior, Justice Quarterl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以及《青年研究》等國內(nèi)外權威期刊。個人網(wǎng)站:xiayiwei.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