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i
**章 天 1
**節(jié) “天”的多重含義 1
第二節(jié) 天人關系的演變 8
第三節(jié) 天人關系的具體表現(xiàn) 13
第四節(jié) 天人關系的現(xiàn)代形態(tài) 20
第二章 道 24
**節(jié) “道”的原型和本義 24
第二節(jié) 對“道”的體悟 35
第三節(jié) “道”的引導作用 42
第三章 生 49
**節(jié) “生命”中的“生” 49
第二節(jié) “生產”中的“生” 52
第三節(jié) “生意”中的“生” 54
第四章 機 56
**節(jié) “機”的本義 56
第二節(jié) “機體”中的“機” 58
第三節(jié) “機器”中的“機” 60
第四節(jié) “機遇”中的“機” 62
第五章 氣 66
**節(jié) 作為本原的“氣” 66
第二節(jié) 作為隱喻的“氣” 68
第三節(jié) “氣”的現(xiàn)代意義和價值 69
第六章 陰陽 71
**節(jié) “陰陽”范疇的含義 71
第二節(jié) 作為隱性關系與顯性關系的“陰陽” 73
第三節(jié) 作為順應自然與改造自然的“陰陽” 76
第四節(jié) 作為意會知識與明言知識的“陰陽” 78
第七章 五行 81
**節(jié) “五行說”是功能模型 81
第二節(jié) 從產業(yè)關系角度看“五行說” 84
第三節(jié) “五行說”引發(fā)的進一步思考 86
第八章 有無 88
**章 “有無”的本義 88
第二節(jié) “有”“無”如何相生? 91
第三節(jié) “有”“無”的利用 93
第九章 心 96
**節(jié) “心”的本義 96
第二節(jié) “心”的生理學和心理學根據(jù) 98
第三節(jié) “心”的歷史作用 101
第四節(jié) “心”的當代價值 103
第十章 象 112
**節(jié) “象”的含義 112
第二節(jié) “象”的層次 114
第三節(jié) “象”的基本特征 116
第十一章 取象比類 119
**節(jié) “取象比類”的本質 119
第二節(jié) “取象比類”的過程 122
第三節(jié) “取象比類”與隱喻的比較 126
第十二章 情 131
**節(jié) 作為傳統(tǒng)范疇的“情” 131
第二節(jié) “情”在直覺思維活動中的作用 133
第三節(jié) “情”的社會功能 134
第十三章 意 138
**節(jié) “意”的本義和層次 138
第二節(jié) “意”在直覺思維中的作用 140
第三節(jié) “意”的現(xiàn)代學術價值 144
第十四章 理 149
**節(jié) “理”的本義 149
第二節(jié) “理”在認知活動中的作用 151
第三節(jié) “理”的現(xiàn)實價值 153
第十五章 實 156
**節(jié) “實”的本義 156
第二節(jié) 與“實”相關的范疇 157
第三節(jié) “實”的現(xiàn)代價值 159
第十六章 格物致知 164
**節(jié) “格物致知”的本義 164
第二節(jié) “格物致知”展現(xiàn)的直覺過程 167
第三節(jié) “格物致知”的現(xiàn)代價值 170
第十七章 術 174
**節(jié) “術”的基本類型及其特征 174
第二節(jié) “術”的基本思想特征 183
第三節(jié) “術”的成就和不足 189
第十八章 器 197
**節(jié) “器”的本義 197
第二節(jié) “器”的歷史作用 198
第三節(jié) “器”的現(xiàn)代價值 202
第十九章 中庸之道 206
**節(jié) “中庸”的本義 206
第二節(jié) “中庸之道”的現(xiàn)代價值 207
第二十章 和 211
**節(jié) “和”的本義 211
第二節(jié) “和”的歷史影響 213
第三節(jié) “和”的現(xiàn)實價值 214
第二十一章 德 217
**節(jié) “德”的本義 217
第二節(jié) “德”的歷史影響 218
第三節(jié) “德”的現(xiàn)實價值 220
第二十二章 體用 224
**節(jié) “體用”的本義 224
第二節(jié) “體用”的歷史價值 225
第三節(jié) “體用”的現(xiàn)實意義 227
后記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