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研究篇
一 自帝城考
(一)公孫述其人
(二)公孫述與白帝城的關系
(三)白帝城地緣考
(四)白帝城的歷史特征
二 白帝廟始建之因
(一)妄說與誤傳:祭祀子陽
(二)巴人與族神:白帝天王
(三)白帝廟是古代巴人祭祀族神白帝天王的專祠
三 白帝廟建筑沿革與歷代修繕
(一)隋、唐時期的白帝廟
(二)宋、元時期的白帝廟
(三)有明一代的白帝廟
(四)有清一代的白帝廟
(五)民國時期的白帝廟
(六)新中國成立后的歷次修繕
(七)白帝廟建筑沿革綜述
四 白帝廟總平面
五 白帝廟建筑形制
(一)山門、前殿和中院建筑
(二)東院建筑
(三)西院建筑
六 白帝廟建筑特征
(一)建筑平面特征
(二)建筑結構特征
(三)建筑類型特征
七 白帝廟裝飾藝術
(一)柱礎
(二)屋面灰塑與彩繪
(三)山墻
(四)墻面彩繪與壁畫
(五)塑像
(六)山門裝飾藝術
(七)白樓裝飾藝術
八 建筑文化與藝術思想
(一)建筑藝術特征
(二)思想因素分析
九 自帝廟的研究價值
(一)史學價值:豐富的歷史信息
(二)文化價值:獨特的建筑思想
(三)藝術價值:浪漫的技藝表現
(四)科學價值:獨特的空間結構
下篇 保護篇
十 保護的基本準則
(一)保護概況
(二)保護依據
(三)保護原則
(四)保護性質
(五)保護目的
十一 文物建筑現狀
(一)山門
(二)前殿
(三)明良殿
(四)東廂房
(五)西廂房
(六)東配殿
(七)東耳房
(八)東院廂房
(九)武侯祠
(十)西配殿
(十一)西耳房
(十二)觀星亭
(十三)白樓
(十四)后廟門
十二 保護技術措施
(一)木構架和木基層修繕
(二)墻體、墻面修繕
(三)木裝修修繕
(四)室內地面修繕工程
(五)屋面修繕
(六)石作修繕工程
(七)油飾彩繪修繕、保護
十三 院落環(huán)境現狀與整治措施
(一)院落環(huán)境現狀
(二)院落環(huán)境保護技術措施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