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邏輯學(論理學)進化論視野下的情感與道德判斷

進化論視野下的情感與道德判斷

進化論視野下的情感與道德判斷

定 價:¥70.00

作 者: 蔡蓁 著
出版社: 上海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42675163 出版時間: 2021-11-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進化論自從提出以來,在解釋人類生命的生物特性上都表現(xiàn)出強大的力量。人類的許多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征都可以被解釋為適應性特征,它們使人類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能夠好地適應環(huán)境。許多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進而把進化論的理解也推進到道德領域,發(fā)展出進化論倫理學的研究。本書正是在這種倫理學與進化論聯(lián)姻的視角下,聚焦于人類道德獨特也是根本的一種能力——道德判斷的能力,批判性地考察訴諸進化論,并結合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建立起來的對道德判斷的情感主義解釋模型,即社會直覺主義模型和雙重進程模型?;谶@些解釋模型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準確地理解情感之于道德判斷的重要性,本書進一步探討了情感的本質,以及情感主義解釋與道德先天論之間的張力,并通過引入情感規(guī)則論模型和情感構成論模型發(fā)掘不訴諸進化論建立情感主義解釋的可能性。演化雖然賦予了我們一些基本的情感傾向,也在我們的某些道德思考、情感和行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認為人類的情感就是演化的產物,是有失偏頗的,強調情感在道德判斷中的作用也并不必然預設道德先天論的觀點,我們可以借助于心理學、神經科學、文化人類學上的多種研究證據(jù),嘗試對情感機制做出更為厚實的理解,并對情感與理性在產生道德判斷的過程中的迭代互動做出更具整全性的解釋,也為基于這種解釋發(fā)展出一些元倫理學上的觀點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

  作者蔡蓁,女,2008年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畢業(yè),現(xiàn)為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進化論與倫理、道德心理學、美德倫理學和生命倫理學等,在《自然辯證法通訊》、《復旦大學學報》、《道德與文明》、《倫理學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哲學評論》、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等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曾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

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Abstract
序言
  進化論與倫理學的聯(lián)姻 1.1 進化論倫理學的興起
1.2 新興的進化論倫理學遭受的批評
1.3 進化論倫理學的當代復興
1.4 進化論倫理學的不同維度 對人類道德的適應論解釋 2.1 演化、自然選擇與適應性
2.2 親緣選擇和基因眼的觀點
2.3 互惠利他主義
2.4 間接互惠利他主義 道德判斷的心理機制 3.1 道德判斷的基本特征
3.2 解釋道德判斷的理性主義和情感主義之爭
3.3 道德心理學中的理性主義模型 道德判斷的社會直覺主義模型 4.1 社會直覺主義模型下的道德推理
4.2 社會直覺主義模型中直覺進程的演化基礎
4.3 社會直覺主義模型受到的批評及其回應
 
5.道德判斷的雙重進程模型
5.1 電車難題的規(guī)范倫理學意義
5.2 基于電車難題的雙重進程理論
5.3 雙重進程理論面臨的問題
  情感的本質 6.1 情感現(xiàn)象的復雜性
6.2 理解情感的判斷論模型
6.3 理解情感的感受論模型
6.4 對情感的演化解釋
  道德判斷的情感主義解釋 7.1 情感主義的解釋性層面
7.2 情感主義的形而上學、知識論層面
7.3 情感主義與道德先天論的張力
  道德能力先天論 8.1 區(qū)分道德規(guī)則與習俗規(guī)則的能力
8.2 理解義務性規(guī)則的能力
8.3 道德能力非先天論解釋 黑猩猩的“原始道德” 9.1 靈長類動物的利他行為
9.2 靈長類動物的利他心理
9.3 連續(xù)性論證中的問題 1
  結語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