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日月如梭。倏忽之間,《刑事司法論叢》已走過了7個年頭。在充滿希望的2021年,新一卷《刑事司法論叢》又和大家見面了!雖然本卷自征稿到出版經歷了大半年時間,但其實真正的組稿時間尚不足兩個月。而之所以組稿能如此高效,與持續(xù)關注論叢的廣大刑事訴訟學人的踴躍投稿有關,與兄弟院校特邀編輯積極負責的薦稿有關,與編輯部成員的共同努力有關,也與西南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學科的鼎力支持有關。當然,本卷《刑事司法論叢》能順利付梓,也離不開中國檢察出版社編輯的辛勤付出。在此,一并表示由衷感謝!本卷《刑事司法論叢》從眾多來稿中精選了25篇論文,作者分別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政法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廈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蘭州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廣西大學、三峽大學,還有四位是來自實務部門的理論人才。本卷在選稿時依然堅持“不重作者身份,不限論文篇幅,唯重學術質量;立足刑事司法,服務青年師生,培育科研新秀,促進學術交流”的宗旨,33位作者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講師1人,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12人,檢察官1人,法官2人,律師1人,平均年齡在30歲。這些作者或只是剛入學途,或已成為青年骨干,或者是師生組合、以老帶新,但他們都憑著一份執(zhí)著和熱愛,在刑事司法領域或宏觀、或微觀的問題上研精致思、求是求真,充分展現出刑事訴訟研究隊伍中青年才俊的智識和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本卷至少有5篇論文是在校生的處女作,這些文章在文筆、觀點上可能會略顯稚嫩,但論文中的某些閃光點足以顯示作者在科研之路上迅速成長的潛力和希望?!缎淌滤痉ㄕ搮病肥俏覈淌略V訟領域也可謂為數極少的連續(xù)出版物之一。她頑強的生命力既來自刑事訴訟學人的信任和厚愛,也源于背后強大的團隊支撐。西南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5年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西南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學教學團隊也是***教學團隊。主辦論叢的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則是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而更為重要的,我們的編輯部中還有來自二十多個兄弟院校學養(yǎng)深厚、盡心盡責的特邀編輯。但即便如此,我們并未把辦成核心集刊作為首要目標,也并不奢望通過發(fā)表名家大作提振影響,而是不馳于空想、不驁于虛聲,致力于辦出自己的特色,為刑事訴訟專業(yè)有學術潛力的研究生提供發(fā)表機會,為熱衷研究刑事司法問題的青年才俊提供交流平臺。我們期望通過《刑事司法論叢》這個紐帶,發(fā)揮多校合力,促進刑事司法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yǎng)。從第一卷到第六卷,我有幸以學術秘書、責任編輯的身份參與了籌劃和編輯工作,《刑事司法論叢》陪伴了我的成長,而我也見證了《刑事司法論叢》的成長,這對于我而言,是值得珍藏一生的經歷。本卷《刑事司法論叢》是我接任主編后出版的第一卷,感謝孫長永教授、李昌盛教授兩位前任主編辛苦打造的良好基礎。我與編輯部諸位同仁在本卷選稿及審校中雖殫思極慮,但因時間倉促,能力有限,仍不免心懷忐忑,對于書中的不足與疏漏,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