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釋義(共2冊)》包含了,《法華經釋義》和《楞嚴經釋義》兩本書?!斗ㄈA經》全稱《妙法蓮華經》,歷史上曾經有過多種譯本,以姚秦鳩摩羅什的譯本流傳最廣。此外,迄今已發(fā)現(xiàn)了分布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梵文寫本四十余種,并譯成了藏文本。翟艷春與張慶華在教學與研究工作之余,致力于佛教研究,以經典作為契入品,注疏《法華經》。以為當代佛學急需回歸經典而正本清源,《法華經》最能體現(xiàn)大乘佛教特色,直述諸佛出世之本懷及度生之方便,具有極強的思想性和實踐性。本書以歷代疏解為基礎,釋義精準,貫通義理,超越宗派囿見,梳理各品關系,彰顯經文真實義,補充譯本之不足,為當代注疏佛經提供范式,為后來者所參考也。《楞嚴經》全經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余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xiàn)前。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圣圓通章、四種清凈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