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伴奏合唱,是指僅用人聲演唱而不需要任何樂器伴奏的多聲部音樂表現形式。它專注于人聲純凈協和的音色表達,并充分發(fā)揮演唱者豐富多變的聲樂技巧,使人聲的魅力和表現力得以充分展現,進而達到一種無與倫比的至高境界,不愧為音樂藝術中令人無比珍惜的瑰寶。無伴奏合唱源自古老的歐洲教堂,并逐漸盛行于歐美廣大地區(qū)。在長期的實踐和發(fā)展中積累了大量的曲目,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創(chuàng)作、演唱風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獨樹一幟的品質和耐人尋味的氣質也逐步影響到除歐美之外的全球更為廣泛的地區(qū)。尤其進入21世紀以來,無伴奏合唱更是呈現出欣欣發(fā)展的態(tài)勢,伴隨著創(chuàng)作、演唱技術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排演藝術手段的不斷挖掘,它的魅力更加彰顯,影響力越來越大,其范圍之廣、程度之深更加激發(fā)出每一位從業(yè)者及愛好者的熱情,使得創(chuàng)作、表演、欣賞以及文化藝術市場形成良性而有機的局面。在我國,無伴奏合唱的起步較晚,其歷史尚不足百年。然而,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眾多具有中國文化底蘊和特色、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有探索有追求的高質量作品不斷涌現,無伴奏合唱的表演團體也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無論是專業(yè)團體還是業(yè)余團體,它們的藝術表現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并在頻繁參與廣泛的國際化交流過程中,展現出作品出新、技術嫻熟、品格高雅、風格獨特的水準,使該藝術形式在音樂藝術的海洋中破浪揚帆、精進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