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存在于我們的無意識之中,是我們的第二個自我。我們每天有43%的時間不經思考就行事,這意味著我們幾乎有一半的行為都是由無意識推動做出的。 然而,每當我們想做出一些改變時,我們就會轉向有意識的自我,試圖依靠意志力。意志力能為我們做的事情是有限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可能一開始鍛煉了兩天,減重了一公斤,但難以持續(xù)。溫迪·伍德教授介紹了30年研究的成果,告訴我們只有真正形成習慣,不用在內心做斗爭就自動去做正確的事,改變才能輕松而持久。 如何讓一個行為真正成為習慣?你需要給自己: ◎ 一個充滿與行為相關信號的環(huán)境 ◎ 一些“小確幸”式的即時獎勵 ◎ 一段時間,不斷重復該行為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理解“摩擦力”這一概念,減弱阻礙你成長的摩擦力,意味著調整環(huán)境,做好全面準備,減少意識的介入,讓好的行為自然、順利地發(fā)生。你真正需要的并非不斷鞭策自己,而是把自己交給無意識中的第二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