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國 當代外國文學研究中的多元視角 2
上 編 作家與作品研究 19
郭 軍 《尤利西斯》:笑謔風格與宣泄—凈化的藝術 20
李 元 歸家后的流亡——析詹姆斯? 喬伊斯的《流亡者》中流亡的不同層次 33
曾艷兵 銘刻在墓碑上的文字——魯迅《墓碣文》與卡夫卡《一場夢》的比較分析 41
馬小朝 “新小說”派的文學藝術觀 49
于冬云 從《太陽照常升起》看美國商業(yè)消費文化與
現(xiàn)代性的悖論 61
張德明 荒島敘事:現(xiàn)代性展開的初始場景 72
姜小衛(wèi) 他者的歷史:被砍掉“舌頭”的禮拜五 80
高穎娜 喬伊斯? 卡羅爾? 歐茨與她的“美國性”建構 92
王 珊 想象的飛地:論金? 斯坦利? 羅賓遜的《南極洲》 100
武躍速 無處置放的鄉(xiāng)愁:索爾? 貝婁《耶路撒冷去來》中的問題糾結 108
高偉光 雪萊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希臘意象 118
劉英梅 非真實性與游戲性藝術——米蘭? 昆德拉的
創(chuàng)作與歐洲小說傳統(tǒng) 125
南宮梅芳 “人類世”視野下生態(tài)批評的拓展 131
李 娟 奧威爾早期殖民地經驗作品中的殖民關系與文化反思 138
楊 茜 瑪格麗特? 杜拉斯作品中的瘋狂主題及其寓意 146
郝 琳 女性“厭食癥”:一份文學病例報告
——瑪格麗特? 阿特伍德《可食的女人》評析 154
胡春梅 是血統(tǒng)還是允諾?——以小說《愛妻》論任璧蓮的身份觀 163
游南醇 作家的自我與寫作——評保羅? 奧斯特《密室中的旅行》 170
中 編 批評與理論研究 177
馬海良 伊格爾頓與經驗主義問題 178
趙國新 克里斯托弗? 考德威爾與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的先聲 189
郭乙瑤 被戰(zhàn)爭框架扭曲的政治倫理——讀巴特勒《戰(zhàn)爭的框架》 197
王 楠 “非—人”的倫理難題:巴特勒與卡夫卡 205
郝 嵐 被韋勒克誤解的庫爾提烏斯
——《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的比較文學啟示 213
褚蓓娟 論約瑟夫? 海勒小說敘事的重復性 218
姚建彬 從多層級文本序列看福斯特在中國的形象變遷 229
董洪川 “公共領域”與20 世紀英美詩歌的“根本性轉移” 246
許德金 杰拉德? 熱奈特的類文本理論評介 257
下 編 翻譯、漢學與比較研究 265
[ 泰] 謝玉冰 四大名著泰譯傳播今昔 266
王廣州 翻譯的天塹與通途——波利佐提
《翻譯宣言:贊同叛逆》書評 274
李小林 野心/ 天意——從《麥克白》到《血手記》和《欲望城國》 281
羅 靚 民族主義與革命沖動的呈現(xiàn)——電影《色,戒》之再解讀 292
范_____圣宇 從??睂W角度看霍克思《紅樓夢》英譯本 305
陳慶祝 金圣嘆“文法”論探究 314
楊 春 論《中國佬》對中國古典小說結構的戲仿 322
周小莉 從語言學的視角看美國比較文學的演變 332
肖四新 “外國文學史”的性質及后現(xiàn)代語境中面臨的困境與出路 342
參考文獻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