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大學期間,米歇爾·菲爾蓋特開始寫一篇講述自己遭遇繼父虐待的文章,但差不多要等到十年后她才明白,自己真正想寫的其實是這件事如何影響了她與母親的關系。這篇文章發(fā)表后,得到多位作家支持,在社交媒體激起廣泛回應。這個意外的反響激發(fā)了菲爾格特組織出版此書的靈感。 這本書的十五位作者中,有的與母親關系疏遠,有的則十分親密。他們有的以第二人稱隔空直言,有的以第三人稱深情回憶,用優(yōu)美的筆調、真誠的溝通、克制的敘述,以及對母親毋庸置疑的愛,共同講述這個復雜的命題。 菲爾格特說:“母親是我們的原鄉(xiāng)所在,這也是我們拼盡全力試圖返回她們所在的原因?!贝蚱瞥聊且环N解脫,承認我們長久以來無法說出口的話,則是一種有效的途徑——來治愈我們與他人的關系,我們與世界的關系,以及,我們與自己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