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理論在文本中的“旅行
節(jié) 復制:本雅明文本中的“復制”概念
第二節(jié) 互文:從主體間性到文本間性
第三節(jié) 閱讀:從創(chuàng)意寫作到創(chuàng)意閱讀
第四節(jié) 互動:創(chuàng)意閱讀與創(chuàng)意寫作的文本互動
第五節(jié) 文體:創(chuàng)意寫作中的文體意識
第六節(jié) 地方:文學理論的全球化與民族化之爭
第二章 理論在文學中的“旅行”
節(jié) 跨語際:非母語寫作與文化翻譯
第二節(jié) 翻譯:譯介學對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啟示
第三節(jié) 多坐標:雙重參照下的少數民族作家非母語寫作
第四節(jié) 民俗:民俗在民族文學價值生成與審美構成中的意義
第五節(jié) 偽俗:“偽俗”與民族文學研究
第六節(jié) 民族志:民族志與民族文學研究
第七節(jié) 方法:作為方法的少數民族文學
第八節(jié) 個案:非母語寫作下的時間悖論
——論扎西達娃小說《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
第三章 理論在文化中的“旅行
節(jié) 故事:基于文化記憶的地方故事開發(fā)方法論
——以陵水為例
第二節(jié) 資源: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的海南民俗資源開發(fā)
第三節(jié) 產業(yè):民俗旅游的產業(yè)化與“偽俗”
第四節(jié) 展示:濟州島旅游的博物館模式的啟示
第四章 “理論旅行”的教育及其他
節(jié) 知識:跨學科教育實踐的知識學基礎
第二節(jié) 平臺:建立文學教學實踐中的跨學科平臺
第三節(jié) 通識:跨學科平臺的實踐
第四節(jié) 場景:論高校教育場景中的慕課應用
第五節(jié) 技術:大數據時代對教學管理的啟示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