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省,鐘靈毓秀,代有人杰。其藝術門類層出不窮,百花爭妍。2011年時,全省的工藝美術共涵蓋了11個大類,總計128個品種。近幾年通過各地相關部門的挖掘申報,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品類。東陽木雕、青田石雕、黃楊木雕、昌化雞血石雕、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王星記扇子、抽紗花邊、骨木鑲嵌、杭繡、竹編、漆藝、湖筆、剪紙等均是享譽中外的金字招牌。浙江省的非遺傳承所涵蓋的門類和傳承人數量,均居全國領先地位。去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浙江省上榜人數位列各省首位,是年,又有十位浙江藝人榮膺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傳統手工藝的蓬勃發(fā)展,既得力于民間生態(tài),也離不開政策的全面扶持。中華文明講求以器見道,實在的器物,是形而上文化的載體??v觀浙江手工藝品,其用途包羅萬象,囊括日用常行之方方面面,不僅為民間生活所不可或缺,也是傳統文化的具體表現。工藝美術大師所制的精品,凝結了高度的智慧與技藝,故超出于一般工藝品之上。因其藝術性和稀缺性,備受收藏市場追捧。在改革開放四十年歷程中,涌現了一批杰出匠人。他們屹立潮頭,將個人融入時代,一同成長,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成就,也在其間實現了自我價值。面對時代機遇,浙江的手工藝人沉潛鉆研、用心傳承,同時又直面挑戰(zhàn)、勇于變革。這些品質,皆源自浙江一省的風土人情和思想觀念,井養(yǎng)不窮,汲古生新。今有幸邀集四十位浙江省手工藝行業(yè)代表人物,聚其精品力作,結集成書。名家宗師,濟濟一堂;巧藝匠心,匯于一冊,實屬蔚為大觀。由此可察手工技藝的發(fā)展脈絡,亦可觀審美觀念之流變。這是四十年豐碩成果的一次總結,為后來者提供了難得的翔實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