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指畫為核心論題,以問題意識為引導,通過相關學科方法與視角,兼顧畫史、畫論與畫家,對與指畫相關的一些主要問題進行探討。本文首先探討指畫的起源、意趣與價值,分別論述了廣義和狹義的指畫的歷史起源,指畫的意趣在于無筆墨痕、簡淡天真,注重即興狀態(tài)與偶然效果,指畫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了中國畫的寫意精神,指畫作為一個畫派和藝術運動,既有一定歷史地位,也有當代價值。結合繪畫史來看,指畫佳作皆需立足于純熟而長久的毛筆畫創(chuàng)作實踐基礎之上,只有天分高、學力深、胸襟闊達者,方可成為指畫大家。其次,分析指頭畫派的興衰流變,通過對明末畫壇與清初畫派歷史關系的梳理,以及對指頭畫派生成動因的考辨,指出滿清旗人群體社會政治地位的變遷與高其佩藝術地位變化和指頭畫派興衰有較高的相關性。再次,對高秉《指頭畫說》這一指畫理論著作進行分析研究,指出高秉《指頭畫說》的作用在干開指畫理論先河以及對高其佩藝術形象的成功塑造。再次,對不同歷史時期代表性指畫家如高其佩、潘天壽等進行個案研究,考察其生平、師承,探討其個人風格和藝術思想,偏向圖像學和藝術社會學等學科視角的探討,對這些畫家為何選擇指畫作文化闡釋,指出他們的指畫實踐動因各有不同,或因個性使然,或因突破傳統(tǒng)藩籬與時代藝術困局之需要,或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借助于藝術市場的推動,與世界對話的藝術自覺,闡明其藝術價值與時代精神之關系。在關于高其佩的個案研究中,指出“**主義”雖為高其佩繪畫實踐的一個重要表征,然高其佩的價值不止于此,他開創(chuàng)指頭畫派的歷史價值,要大干他指畫實踐的藝術成就。而潘天壽的指畫實踐,實際上是他在20世紀中國畫革新論爭歷史背景下落實他“中西繪畫要拉開距離”藝術思想的成功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