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孕產婦病理生理的特殊性,特別是妊娠期血容量、凝血功能(易發(fā)生DIC)和子宮胎盤血流(足月妊娠子宮平均血流量可達700ml/min)的顯著改變,孕產婦的圍產期其實是危機四伏。沒有成熟的產科輸血(包括自體輸血)流程和配合默契的多學科救治團隊,嚴重的產科出血很難獲得成功的救治。針對產科大出血防治這一世界性醫(yī)學難題,我們在十多年前從起初由麻醉科單獨摸索產科自體輸血可行性開始,到形成一套成熟安全的產科自體輸血技術標準,并于2010年12月出版了《自體輸出:操作規(guī)程與質量控制》專著。以后又逐漸開展并規(guī)范了產科大量輸血方案,以及Rh陰性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紅細胞內在缺陷性疾病、緊急情況下ABO非同型相容性輸血等項目。同時,對于出血高危孕產婦圍術期管理,包括麻醉科、產科、輸血科、介入科等在內的多學科交叉協作,也日趨默契和流暢,并形成了預案詳實、分工明確、搶救有序的臨床多學科救治成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