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于京城西北郊建成的以三山五園為代表的皇家園林之中,暢春園的歷史最為悠久,又以暢春園的現狀最為零落、蕭條。 2.鼎盛時期的暢春園,集天然質樸的自然美景與精致典雅的園林風光于一體,結合以孝親、教子、養(yǎng)生、賞游、吟詠等活動畫面,通貫以尚德、無逸、崇文、尚武等傳統(tǒng)人文理念,并以皇權的崇高與威嚴為底色加以詮釋,呈現一幅動靜結合、安逸和諧、靈活飛動的優(yōu)美畫面。 3.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起,康熙帝常駐暢春園。引見臣僚、任命官員、閱試武舉、接見來使等政務活動在暢春園內正常進行,暢春園的政治地位由此顯著提升,成為西郊皇家園林的中心,引領其余諸園,并逐漸發(fā)展為紫禁城外京城的又一政治核心地帶。 本書實質上是暢春園歷史記憶的追尋與完整暢春園園林面貌的發(fā)掘和真實還原,其整理出版,有助于推進清代皇家園林居園理政園林功能的研究,并推動暢春園乃至清代皇家園林的研究走向深入?!肚宕鷷炒簣@史料初編》輯錄清代起居注中與暢春園相關史料,點校整理,匯為一編。清朝起居注,作為清代歷朝皇帝之言行錄,是暢春園史料較為豐富的來源。本次輯錄和整理工作,以影印出版的起居注為底本,以暢春園為專題選錄史料,加以點校整理,以時為序,次第編排,標注出處??傮w來看,清代起居注中的暢春園史料較為全面地展示了暢春園在有清一代的歷史變遷,就所搜集到的史料數量來說,以康熙朝為最,直觀再現并著重凸顯了康熙皇帝居園理政的詳細情形,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朝起居注則反映了在清代不同歷史時期園林功能的發(fā)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