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至1966年間,正值創(chuàng)作巔峰時期的鮑勃.迪倫寫下了一部難以被定義的作品,在出版之前,書稿就在地下秘密風行。本書內容以阿瑞莎為貫連全書的主角,采用破格的文學手法寫就。書稿讀來似斷而續(xù),暗藏富于音樂性的節(jié)奏韻律;從細處看,似通不通,從整體看,方知其實是一部架構嚴謹、邏輯縝密,且甚具實驗色彩的文藝作品。本書間接地保留了許多迪倫1960年代所作歌詞的雛形,除了直觀作者本人的創(chuàng)作思路,更可窺看其知識背景和思想面貌:在書中,20世紀60年代肯尼迪執(zhí)政期間,美國社會、經濟、文化、思想各層面交織沖撞的景況,被迪倫以意識流手法割裂、打亂,重新編排,織入不少歌詞的原形或變體,以文字唱出非凡的超現實之歌。這是極具實驗色彩的文本,也是蘭波、凱魯亞克、金斯堡的交響與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