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分離、互動與調適

分離、互動與調適

分離、互動與調適

定 價:¥98.00

作 者: 李虎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154550 出版時間: 2019-10-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我國現代城鄉(xiāng)人口流動的大背景,以廣西南寧一個壯族村莊作為主要切入點,根據其成員流動的形式和路線,關聯流出地和流入地,以探討壯族社會人口流動的成因、特點和規(guī)律;運用多點田野及人口流動民族志等方法,既從流出地的視角探討人口外流對原空間傳統(tǒng)社會文化的影響,又從流入地的視角分析流動者在新空間的適應過程,同時探尋空間分離背景下的實踐者如何利用傳統(tǒng)和現代的方式加強彼此的聯系和溝通。為了適應空間分離帶來的新變化,兩種空間下的鄉(xiāng)村社會成員不斷做出努力進行調整和適應。外出者在新空間中的文化適應包括物質、制度和精神等方面。留守者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大量青壯年外流帶來的村落勞動力的缺乏、社會文化角色的缺失,以及外出者引入的資金、物質、信息、觀念等的新沖擊。因此,留守者及其所屬社會不得不做出新調整,原空間社會文化的整體變遷無從避免,其中*代表性和*嚴重的變遷層面涉及生計方式、婚姻家庭、公共參與和閑暇生活等。

作者簡介

  李虎,男,壯族,1982年生,廣西馬山人,人類學博士,重慶三峽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三峽學院學報》兼職編輯,第八批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主要從事西南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三峽民俗文化等研究。在《廣西民族研究》《民俗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CSSCI來源刊15篇。出版《太安農耕文化與區(qū)域社會》《鄉(xiāng)土太安》《重慶民族鄉(xiāng)概況叢書·石橋卷》等著作4部,主編《西南民族研究》論文集3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城市邊緣少數民族代耕農的民族志研究”1項,重慶市社科規(guī)劃項目1項,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項目1項;主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

圖書目錄

緒論
章 原空間:聚落環(huán)境、歷史與社會文化
  節(jié) 聚落的空間環(huán)境及背景
  第二節(jié) 村落的生計方式與傳統(tǒng)文化
  第三節(jié) 國家民族政策的實施與地方民族關系
  第四節(jié) 原空間的松動:集體化時期的人口流動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空間拓展與社會分離:村落打工文化的形成
  節(jié) 空間拓展的歷程
  第二節(jié) 空間拓展的動因
  第三節(jié) 空間拓展的策略與分離儀式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新空間的文化適應:他鄉(xiāng)生活
  節(jié) 物質層面的適應
  第二節(jié) 制度層面的適應
  第三節(jié) 精神層面的適應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原空間的調適與變遷:分離背景下的留守社會與文化
  節(jié) 生計方式
  第二節(jié) 婚姻家庭
  第三節(jié) 公共參與和閑暇生活
  第四節(jié) 村落關系與語言認同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兩種空間下的互動與維系:傳統(tǒng)與現代的交融
  節(jié) 傳統(tǒng)與現代的交匯:不同空間下的溝通方式
  第二節(jié) 春節(jié):同一時空下的短暫聚首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思考
  節(jié) 分離、互動與調適
  第二節(jié) 問題與思考
附錄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