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童趣空間/景觀與建筑設計系列》所收錄的相關項目主要包括教育機構(托兒所、早教中心、教育培訓機構)以及學校(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它們構成了當下兒童重要的兩類學習場所。近年來,國內涌現(xiàn)了相當多突破性的“學校”設計項圈,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并且在設計領域及社會大眾范疇內頗受好評。它們所“破”的,是在過去數(shù)十年中已成為定規(guī)的校園空間,比如60后、70后和80后所熟悉的學校走道設計、教室布局方式,乃至立面特征、雕塑風格等。早前,英國教育家哈里森曾經這樣批評傳統(tǒng)的學校建筑:“應該說,對老式學校的控訴不是在物理上的,而是在心理學上的,它確實地,很大可能地,是對童年的恐懼和對日后生活的神經質焦慮的強烈連接。”這當然不能直接對應于我國以往的學校建筑,但英國隨之而來的一系列教育實驗(開放學校、開放教室)等所伴隨的開放空間設計實踐,的確給予了中國設計師某些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