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摩擦可靠性基本理論1.1機械可靠性概述1.1.1 機械可靠性基本理論和方法1.1.2 機械可靠性分析原理1.2摩擦學概述1.2.1 摩擦學基本理論1.2.2 摩擦學分析方法第2章 磨損預測的靜態(tài)模型2.1 概述2.2 影響因素的確定與分析2.2.1 硬度對磨損量影響的試驗分析2.2.2 潤滑油最大無卡咬負荷對磨損量的影響分析2.3 磨損預測的靜態(tài)模型2.3.1 偏最小二乘回歸方法簡介2.3.2 二次偏最小二乘回歸磨損預測模型2.4 模型分析2.4.1 交叉有效性分析2.4.2 T2橢圓圖2.4.3 模型的預測效果檢驗第3章 磨損的隨機、模糊可靠性預測3.1 概述3.2 磨損可靠性的基本概念3.3 累積磨損量的統計分析3.3.1 磨損量與可靠壽命3.3.2 磨損量的分布3.4 隨機、模糊磨損可靠性分析3.4.1 隨機磨損可靠性分析3.4.2 模糊磨損可靠性分析3.5 磨損可靠性計算實例 3.5.1 一定工作壽命下的可靠度計算3.5.2 一定可靠度下的工作壽命預測第4章 磨損隨機過程分析及其基本模型4.1 概述4.2 與磨損過程相關的幾個隨機過程4.2.1 平穩(wěn)隨機過程與白噪聲過程4.2.2 高斯隨機過程4.2.3 維納過程4.3 磨損隨機過程分析及基本模型4.3.1 磨損隨機過程分析4.3.2 磨損隨機過程基本模型4.4 實例分析4.4.1 齒輪磨損隨機過程分析4.4.2 鋼材料磨損過程分析4.4.3 鋼材料磨損隨機過程模型第5章 基于隨機過程的磨損可靠性預測5.1 概述5.2 磨損可靠性預測時常用的幾個隨機過程 5.2.1 泊松過程與純滅過程5.2.2 更新過程(RP)5.2.3 時齊泊松過程(HP)和非時齊泊松過程5.3 基于隨機過程的磨損可靠性預測5.3.1 連續(xù)均勻磨損下的可靠性預測5.3.2 連續(xù)非均勻磨損下的可靠性預測5.3.3 非連續(xù)磨損下的可靠性預測5.4 可修系統的磨損可靠性預測第6章 提高磨損可靠性的試驗研究6.1 概述6.2 激光熔覆涂層的制備與分析6.2.1 激光熔覆材料的選擇6.2.2 激光熔覆工藝參數的確定6.2.3 熔覆涂層的組織及顯微硬度分析6.3 激光熔覆涂層磨損預測模型6.3.1 試驗方案6.3.2 磨損預測模型6.3.3 模型檢驗 6.4 激光熔覆涂層的摩擦磨損特性分析 6.4.1 載荷對磨損率的影響6.4.2 滑動速度對磨損率的影響6.4.3 載荷對摩擦系數的影響6.4.4 滑動速度對摩擦系數的影響6.5 激光熔覆涂層的磨損機制圖6.5.1 磨損量分布特點6.5.2 磨損轉化圖6.5.3 磨損機理分析6.5.4 磨損機制圖的建立6.6 磨損性能測試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