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改變世界:月光社與工業(yè)革命》從18世紀的科學探索講起。1765年至1813年,在距離倫敦大約100多英里的伯明翰出現了一個由自然哲學家和工業(yè)家組成的學會,它的名稱是月光社。成員們定期在英格蘭的伯明翰聚會,社團的名稱源自他們定期在月圓之夜舉行會議的習慣。由于沒有街道照明設施,滿月的月光可以使回程更為方便和安全。他們自詡為“l(fā)unatics”。月光社孕育出的五位改變世界的核心成員為:博爾頓(蒸汽機的天使投資人)、達爾文(物理學家,進化論的先驅,查爾斯·達爾文的祖父)、瓦特(蒸汽機的發(fā)明者)、韋奇伍德(工業(yè)革命領袖、英國陶瓷之父、高溫計發(fā)明人)和普里斯特利(化學家)。 月光社正是這樣:發(fā)現某位成員的科學發(fā)現的實際應用,并且通過這些實際應用帶來廣泛的社會價值;雖然可能不成熟但卻嚴謹仔細的科學實驗;對于科學實驗以及科學的實際應用投入資金和政治行動??傊?,這一切都體現了一幅畫面: 促進科學發(fā)現,鼓勵年輕科學家去創(chuàng)造和影響未來。在英國18世紀的科學或者技術活動中,很難找到一項活動沒有一名以上的月光社成員參與其中。本書作者認為,正是這些科學技術活動,最終引爆了工業(yè)革命。月光社成員們的好奇和才智,創(chuàng)造了現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