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護祖國統(tǒng)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原則下,總結吸收國內外藏學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動藏學研究在21世紀的繁榮和深化。收列條目,堅持學術性一。地域則以西藏自治區(qū)為主,適當收入青海、甘肅、四川、云南藏族地區(qū)及北京、山西、河北、浙江等地與西藏歷史文化有關的內容。共收詞目790條,配以珍貴歷史圖片144幅(重版為184幅)。按詞頭漢字漢語拼音的英文字母音序分部編排,再按詞頭漢字漢語拼音音序編排。為了安排圖片位置的方便,對個別詞目的先后次序作了調整。因排版原因,按照我國藏學界使用慣例,以拉丁轉寫附注藏文和梵文、巴利文等文字。目前藏學學者由于受到藏語方言的影響,音譯藏語或藏文為漢文時,同名異譯現象較為普遍,《西藏歷史文化辭典》為方便讀者使用,對異譯的譯名做了一些規(guī)范,力求統(tǒng)一。收列詞目截至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之前,人物、事跡適當后延。由于藏漢文史料紀年方式的差異,歷史紀年在各種論著中存在一些混亂,《西藏歷史文化辭典》盡可能做了規(guī)范統(tǒng)一,以便讀者查對漢、藏歷及公歷。附錄各部分內容對正文有所補充、印證。但因大多采自前人著述,與當前的新研究成果略有出入,收入《西藏歷史文化辭典》時已盡可能地作了一些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