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盧卡奇與布達佩斯學派
一位偉大思者孤絕心靈的文化守望
——布達佩斯學派成員視野中的盧卡奇
布達佩斯學派與盧卡奇哲學再評價
傳承還是斷裂
——對盧卡奇與布達佩斯學派學術關系的考察
從存在向此在的嬗變
——赫勒擺脫盧卡奇框架的新馬克思主義美學
盧卡奇與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契合與分野
布達佩斯學派對盧卡奇文化批判理論的繼承與超越
審美視域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
第二篇 人類學與激進哲學研究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視域中的“人的本質”概念
——評馬爾庫什對馬克思“人的本質”概念的解讀
馬爾庫什對馬克思“人的本質”概念的解讀
社會人類學視角下人的問題解析
——布達佩斯學派對馬克思人的本質思想的新闡發(fā)
當普遍性成為現實,個體性如何實現
——論馬爾庫什對主體性內在困境之實質、潛能及出路的探討
批判理論的困境:人類本質的歷史性解讀與生產范式的三個悖論
——馬爾庫什哲學人類學芻議
論布達佩斯學派的“需要”理論及其困境
激進需要的滿足與現實烏托邦的期許
——阿格妮絲·赫勒需要理論的旨趣
激進哲學的倫理底蘊
理性烏托邦
——阿格妮絲·赫勒激進哲學的彼岸
阿格妮絲·赫勒的激進需要理論探析
合理性的烏托邦與個人的自我實現
——赫勒與馬斯洛需要理論的比較
第三篇 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研究
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雙重維度及其理論意義
日常生活的困境:哲學的烏托邦與脆弱的現代性
——阿格妮絲·赫勒日常生活理論芻議
現代性視域下日常生活與個體需要的選擇
列斐伏爾與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比較
論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與倫理學思想的關系
第四篇 生產范式研究
生產范式的效力與邊界
——馬爾庫什與哈貝馬斯的爭論及其啟示
反模式化思維與隱喻批判
——馬爾庫什的基礎與上層建筑理論研究
馬克思生產理論的批判性何以可能
——馬爾庫什對馬克思生產理論及思想發(fā)展階段的理解
《資本論》邏輯的解析與社會主義現實的反思
——一種新馬克思主義角度的社會主義解讀
作者簡介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