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總結了作者人參行業(yè)20余年研究經驗,采用300多幅原始圖片,將野山參的性狀特點進行了系統(tǒng)化整理,形成了系統(tǒng)的野山參性狀鑒別方法:以體、皮、紋特點為主,以蘆、須特點為輔的綜合判定方法。系統(tǒng)糾正了行業(yè)內的錯誤概念:如雁脖蘆、緊皮、星點蘆、燈芯蘆、拉谷渣、鐵線紋的特征等,同時對傳統(tǒng)文獻中相關野生人參、林下山參、覓貨、池底參、籽趴、秧趴等相關品類的錯誤鑒別特征進行了比較論述。結合顯微特征,對不同品類人參須的特點進行了論述。同時將野山參的分子鑒定方法編輯入內,形成了俄羅斯野山參、大馬牙品種的園參、西洋參等不同品類的鑒別方法,豐富了野山參的鑒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