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楚辭及其流變
第一節(jié) 楚辭的形成
第二節(jié) 楚辭的成就
一、浪漫與理智
二、直切與迂曲
三、神性與人性
四、熱烈與悲凄
第三節(jié) 楚辭的余響
第二章 賦體文學的源流
第一節(jié) 關于賦體淵源的幾種說法
一、“古詩之流”說
二、“拓宇于楚辭”說
三、源于茍卿說
四、源于散文說
五、誦讀方式演變說
六、源于鋪陳的表現手法說
七、源于民間說
八、多源說
第二節(jié) 賦的名稱來源與文體來源
第三節(jié) 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賦
一、先秦賦
二、漢賦
三、魏晉南北朝賦
第四節(jié) 隋唐以后賦的演變
一、隋唐五代賦
三、明清賦
第三章 辭賦文學的特征
第一節(jié) 辭賦文學的分類
一、按歷史發(fā)展次序,以時代論賦體
二、按作者和表達方式劃分
三、按作品內容劃分
四、按形式體制劃分
第二節(jié) 辭賦的取材傾向與形體特征
一、體物寫志:辭賦的取材傾向
二、鋪采搞文:辭賦的形體特征
第三節(jié) 各類辭賦的特征
一、騷體賦
二、散體賦
四、俳賦
五、律賦
六、文賦
第四章 辭賦藝術的鑒賞
一、屈原《離騷》
二、宋玉《風賦》
三、賈誼《吊屈原賦》
四、張衡《歸田賦》
五、王粲《登樓賦》
六、曹植《洛神賦》
七、潘岳《秋興賦》
八、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九、江淹《別賦》
十、庾信《哀江南賦》
十一、杜牧《阿房宮賦》
十二、歐陽修《秋聲賦》
十三、蘇軾《前赤壁賦》
十四、方苞《七夕賦》
第五章 辭賦學著作舉要
第一節(jié) 書目類著作
一、《漢書·藝文志》
二、《隋書·經籍志》
三、《四庫全書總目》
第二節(jié) 辭賦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