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曹雪芹(約1715-約1763),清代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名霑,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祖藉河北武陽,大約在明朝末年,武陽曹氏有一支遷居東北,清初成了正白旗內務府的“包衣”(滿語奴仆的意思)。后來,他的祖先隨清兵人關,在皇宮服務執(zhí)事,備受寵幸??滴鯐r,已是顯赫的貴族世家??滴跞甑接赫辏瑥牟苎┣鄣脑娌墉t,到他的父輩曹頫、曹頤祖孫三代四人相襲江寧織造官府將近六十年之久,有時還兼任蘇州織造和兩淮鹽政。江寧織造是1663年開始設置的,負責掌管宮廷所需各種織物的織造、采購和供應等事項,并作為皇帝的心腹和耳目,負責暗中監(jiān)督江南一帶地方人民和官吏的情況。官階雖然不高,卻是一個有權有勢的要職。風月繁華的貴族生活,為曹雪芹日后創(chuàng)作《紅樓夢》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而到了雍正初年,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政治斗爭的牽連下,曹家受到重大打擊,曹雪芹的父親被免職,產業(yè)被抄,家道衰落,逐漸陷入繩床瓦灶的貧困境地。曹雪芹落拓不羈,雖窮困而不改其度,常與友人詩酒為會,競談不衰,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和藝術才能。曹雪芹生活在家庭與國家的雙重衰敗的轉折點上,既享受了“錦衣紈绔”的貴公子生活,又經歷了“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困頓,并由慘痛的家亡之情,進一步感受到了整個國家與社會無可奈何地走向衰亡的命運。于是,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曹雪芹懷著刻骨銘心的家亡之痛,懷著對繁華往昔的無限嘆息,著手《紅樓夢》的寫作。高鶚根據原書線索,把寶黛愛情寫成悲劇結局,使小說成了一部結構完整、故事首尾齊全的文學巨著,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都t樓夢》寫出了由家庭悲劇構成的社會悲劇。它以四大家族的興衰為基本線索,以寶、黛愛情為中心事件,寫出了從家庭到社會的悲劇命運。作者從中提出并試圖回答,賈府這“詩禮簪纓之族,鐘鳴鼎食之家”竟然在幾年之間,“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滅”。為什么賈寶玉和林黛玉那么心心相印的美好愛情卻毀于一旦?作者將封建官僚家庭政治上的腐敗作為他們必然衰敗的根本原因。賈、史、王、薛上通朝廷,下結州縣,“一損皆損,一榮皆榮”,預示出官僚政治從腐敗到衰敗的必然結局。又從生活的窮奢極欲寫出四大家族必然崩潰的結局;以賈府一代不如一代的生動描寫,揭示出封建家族自然枯萎的悲慘命運。小說還揭示封建階級叛逆者與封建衛(wèi)道者、封建家長之間的尖銳矛盾,歌頌了叛逆者爭取自由、幸福愛情的反抗精神。《三國演義》:羅貫中,生平不詳。據元末明初賈仲明《錄鬼簿續(xù)編》記載,可以把羅貫中的生卒年大致定在1315~1385年之間。關于他的籍貫,近年有人根據民間的許多傳說和他的后代的生活地點,將其籍貫確定為山西太原附近的清徐縣。羅貫中平生好漫游江湖、浪跡天涯。據說他曾一度漫游到杭州,結識了當時比他大二十歲左右的施耐庵,并成為其學生。羅貫中五十多歲時著手寫作《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時他人生閱歷極其豐富,對歷史、人生都有了很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備了創(chuàng)作的條件。羅貫中的作品主要是小說和戲曲。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現存《水滸傳》《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平妖傳》等通俗小說都署有他的名字。他寫過的戲曲有雜劇《宋太祖龍虎風云會》《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忠王孝子連環(huán)諫》等,其中只有《宋太祖龍虎風云會》傳世。《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漢靈帝中平元年(184)至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歷史。全書一百二十回,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從一回至第三十三回,主要寫漢末的動亂和群雄并峙以及曹操集團的崛起和壯大;第二部分從三十四回至八十五回,主要寫劉備集團的崛起和壯大,三國鼎立,互相爭雄的局面;第三部分從八十六回至一百二十回,寫三國的衰落,最終為司馬氏所統(tǒng)一,建立西晉王朝。關于《三國演義》的主題已有十幾種說法:如宣揚正統(tǒng)說、忠義說、擁劉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說、反映三國興亡說、歌頌仁政說、歌頌統(tǒng)一說、分合說、謳歌賢才說、市民說等等。所以用“思想傾向”來概括小說的思想內容的主導方面,對于把握作品的精神實質是必要的。《三國演義》的主要落筆處為曹魏與蜀漢的矛盾斗爭,而作者對二者的褒貶又是很分明的。作者把劉備領導的蜀漢集團的興衰,作為作品的主要線索,把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作為小說中的中心和正面人物,把劉備的寬厚仁愛,諸葛亮的智慧絕倫和鞠躬盡瘁,關羽的忠義,張飛的勇武等都描繪得盡善盡美,并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政治和理想人格。而作為蜀漢一方對立的曹操,作者則有意突出他政治上的陰險狠毒和道德上的出爾反爾,以樹立其亂臣賊子的形象。這樣,作者的“擁劉反曹”傾向就很明顯了。《水滸傳》:《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之一,同時也是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亞洲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施耐庵(約1296~約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祖籍蘇州,相傳是擺渡者之子,生于興化白駒鎮(zhèn)(今鹽城市大豐區(qū)),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5歲中進士。35歲至40歲之間,他曾在錢塘為官兩年,因與當道權貴不合,一任未滿,便掛冠而去,回蘇州著書。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歲,張士誠率領起義軍占據蘇州,屢屢邀施耐庵入伍,均被拒絕。后來他流寓江陰,在祝塘鎮(zhèn)教書。71歲或72歲遷到興化,旋遷白駒場。朱元璋得天下后,屢征不應;1370年,卒于淮安,享年74歲?!端疂G傳》是一部農民起義的史詩,它通過生動的藝術描寫,再現了北宋末年農民起義發(fā)生、發(fā)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全書故事情節(jié)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一回至第七十一回,寫魯智深、林沖、楊志、宋江、吳用、武松、李逵、石秀、楊雄、盧俊義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的經過,是梁山好漢的個人英雄傳奇故事;第二部分從第七十二回至第八十二回,寫梁山義軍同官軍對抗作戰(zhàn),受招安的過程,是梁山事業(yè)發(fā)展壯大的寫照和梁山好漢的集體傳奇故事;第三部分從第八十三回至一百回,寫梁山起義軍受招安后奉命征遼、征方臘的經過,是梁山起義的最終悲劇結局?!端疂G傳》所反映的是中國歷史上反復出現、其思想觀念在廣大民眾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的綠林豪杰事業(yè)和綠林文化精神?!氨粕狭荷健笔嵌鄶盗荷胶脻h上山聚義的共同原因。作者用熱情的筆觸,對這些英雄人物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謳歌,歌頌了他們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為,也謳歌了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高超武藝。起義軍提出的“八方共域,異姓一家”、“殺富濟貧”的口號,是對封建思想的宣戰(zhàn),反映了廣大受壓迫人民的愿望,也表現了作者的進步思想?!端疂G傳》中描寫的農民起義最終歸于失敗,是因為走了招安道路,以致最終淪為統(tǒng)治階級的奴才和工具。這種悲劇的結局與作者的思想有很大關系。作者一方面歌頌梁山好漢的英雄行為;一方面他又有著深厚的忠君思想,所以他只能安排起義軍接受招安。這也是農民起義反封建的不徹底性導致的結果。《水滸傳》中農民起義雖然給予封建勢力以沉重的打擊,但最終歸于失敗。這就告訴我們,要打破黑暗統(tǒng)治,必須團結起來,由個人反抗到集體“落草”,形成一支有領導,有宗旨、有綱領的起義隊伍,要有徹底的反封建思想,這樣才能成功。否則,不管.個人多么勇敢,本領多么高強,最后總是會失敗?!段饔斡洝罚骸段饔斡洝肥侵袊诺渌拇竺?,是世界文學史上優(yōu)秀的神話小說之一?!段饔斡洝肥且徊咳罕妱?chuàng)作與文人創(chuàng)作相結合的作品,成書于16世紀的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曾先后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文字。這部想象奇特、情節(jié)曲折的小說,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數百年來,先后被改編、制作成各種地方戲曲、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年畫等,數量巨大,版本繁多?!段饔斡洝返墓适?,起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古印度)取佛經的記述。玄奘千辛萬苦的經歷和異域見聞,激發(fā)了人們的豐富想象力,唐僧取經的故事在民間不斷傳播,內容也更加豐富,而且逐漸神化,主角也由玄奘改為神猴孫悟空。吳承恩根據民間傳說故事,博采眾長,經過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寫成了《西游記》這部偉大的神話小說?!段饔斡洝啡珪惨话倩?,可分為三大部分。前七回寫孫悟空出身,從石猴出世、泛海訪師學道、大鬧天宮到被壓五指山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征斬龍、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了唐僧取經的緣起。第十三回至全書結束是第三部分,也是全書的重點,寫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被迫皈依佛門,保護唐僧取經,一路斬妖除怪,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得以取回真經,修成“正果”。《西游記》具有很深刻的現實主義思想,取經過程表現了中國人民為追求理想而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摧毀一切邪惡勢力及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和信心?!段饔斡洝匪茉炝藢O悟空這一英雄形象,他反對束縛、要求自由、蔑視傳統(tǒng)、敢作敢為、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得到了廣大人民的贊美,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愿望。此外,小說還相當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tǒng)治階級的昏庸殘暴。《西游記》的藝術成就十分突出,它成功地刻畫了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孫悟空的形象傳神。孫悟空號稱美猴王和齊天大圣,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塑造得成功、受人們歡迎的藝術形象之一。他由仙石化成,手持一根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縮的如意金箍棒,能夠七十二變,一個筋斗能夠翻十萬八千里。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煉了四十九天,反倒煉出了一雙火眼金睛,能識破世間一切妖魔鬼怪。他鬧龍宮、闖冥府,使得四海龍王和十殿閻王俯首帖耳。他大鬧天宮,打敗十萬天兵天將,令玉皇大帝無可奈何。后來,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出生入死,制服了無數妖魔鬼怪,為取得真經立下了汗馬功勞。他身上所體現的熱愛自由、勇于反叛、愛憎分明、機智勇敢、不畏艱難、不畏妖魔鬼怪的精神實際上也正是封建時代廣大人民反封建斗爭精神的折射。